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唐娘七夕所穿针诗》
《答唐娘七夕所穿针诗》全文
南北朝 / 刘令娴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倡人助汉女,靓妆临月华。

连针学并蒂,萦缕作开花。

孀闺绝绮罗,揽赠自伤嗟。

虽言未相识,闻道出良家。

曾停霍君骑,经过柳惠车。

无由一共语,暂看日升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一位女子在月光下穿针乞巧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倡人助汉女,靓妆临月华”描绘了一幅月光下女子精心打扮,准备参与乞巧活动的画面。这里的“倡人”可能指的是民间的巧女或乞巧活动的组织者,“汉女”则指参与乞巧的女性,她们在月光的照耀下,以最美的姿态展现自己的巧手技艺。

接下来的“连针学并蒂,萦缕作开花”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女子们在乞巧时的专注与努力。她们如同并蒂莲花般紧密合作,用细线编织出美丽的花朵图案,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孀闺绝绮罗,揽赠自伤嗟”两句,转而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她们身处于没有华丽装饰的环境中,但通过乞巧活动,她们不仅展示了自身的才华,也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家庭幸福的憧憬。

“虽言未相识,闻道出良家”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们的共同背景——她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家庭,但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技艺的热爱,通过乞巧这一传统活动,她们得以相互认识,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情感。

最后,“曾停霍君骑,经过柳惠车。无由一共语,暂看日升霞”四句,通过描述女子们曾经遇到的名门贵族,以及她们对美好事物的短暂一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这些相遇虽短暂,却在女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她们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七夕乞巧活动的场景和女子们内心的情感世界,既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又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刘令娴

刘令娴
朝代:南北朝   籍贯:南朝梁彭城

南朝梁彭城人。刘孝绰三妹,嫁东海徐悱为妻。有才学,能为文。悱仕晋安郡,卒,丧归京师。令娴为祭文,凄怆哀感,为世传诵。
猜你喜欢

石城乐

向夕寒风急,城边细雨过。

洞房留上客,曲宴夜垂罗。

嫩蕊花前艳,雏莺叶底歌。

怜君归骑动,莫似隔明河。

(0)

与王震生夜话

故人清夜月,此意重兼金。

坐惜青春暮,言寻芳草阴。

江潭对憔悴,云路几升沉。

高唱谁能和,期君入紫岑。

(0)

赠李白子佺

蠖处苦无悰,鸟鸣感求友。

振策景名岳,搴芳怀曩旧。

遂沿东溪航,束带群英后。

夫子方横经,在门遽执手。

往籍赏心并,蓄疑欣与剖。

雄文中夏曜,斯道先王守。

挥斤蔑留垩,洞劄鲜虚彀。

穆若扇清风,温其饮醇酒。

伊予抱微尚,蜷局淹岩薮。

契峤岂异苔,攀嵇洽深柳。

快矣披云雾,旷哉发蒙蔀。

何以慰良期,岁寒终自茂。

何以报瑶华,握中双璚玖。

(0)

再咏贫士

躬耕南山阳,垂钓西城下。

挟策行牧豕,负薪歌道左。

商声振金石,委运不跃冶。

自饱首阳薇,宁顾千驷马。

岁晏尚无衣,年丰间举火。

却谢富贵人,垂堂有坎轲。

(0)

咏怀·其二

鱼目诧明月,瓦釜誇黄钟。

子野久已矣,离朱难再逢。

策名为誉鹄,落魄成讥丛。

岂敢慕黄虞,兢兢多苦衷。

圭窦蒿莱没,时有虎狼踪。

(0)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十三调琴

文姬自小解宫商,第四弦声辨渺茫。

按谱料非弹别鹤,问心应是操求凰。

霓衫右捲三铢袖,月鼎前烧百和香。

安得知音超艳俗,吴亭为奏楚明光。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