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量尘埃外,功名慷慨中。
人怀不满望,身有未全功。
逸气犹惊眼,驰光息转蓬。
萧条古原上,松柏自号风。
襟量尘埃外,功名慷慨中。
人怀不满望,身有未全功。
逸气犹惊眼,驰光息转蓬。
萧条古原上,松柏自号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挽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与身世的深刻感慨和内心的不满足。
"襟量尘埃外,功名慷慨中。"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主题,诗人的胸襟超脱于尘俗之外,而对功名则充满了慷慨与自豪。这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的功名利禄并非全然追求,但又不完全摒弃。
"人怀不满望,身有未全功。"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矛盾心态,人们总是怀有一种不足感,对于自己的成就也感到不够完美。
"逸气犹惊眼,驰光息转蓬。" 这里诗人用“逸气”形容一种超脱和自在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又如同惊鸿一瞥,让人眼前一亮,但终究难以持久,只能是偶尔的驰骋。
"萧条古原上,松柏自号风。" 最后两句转向自然景物,以萧瑟的古老原野和坚韧不拔的松柏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坚守与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寂静萧条之中,松柏依然自如地随风摇曳,发出自己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功名、身世及自由的复杂情感,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咏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