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永和寺壁·其二》
《书永和寺壁·其二》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来解征衣日未斜,小轩泉竹两清华。

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松在永和寺中的一次独特体验。首句“来解征衣日未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结束旅途劳顿后,来到寺庙寻求宁静与解脱的情景,时间尚早,阳光尚未完全西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接着,“小轩泉竹两清华”一句,通过“小轩”(小巧的亭阁)与“泉竹”(泉水与翠竹)的结合,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泉水潺潺,竹影婆娑,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空间,让人心旷神怡。

“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这一句则将笔触转向了寺庙中的高僧,即所谓的“道人”。通过“法力无碍”这一表述,表达了对高僧超凡脱俗、法力高强的赞美。同时,通过“龙孙吐浪花”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动时的景象,也暗含着高僧法力能够影响自然界的寓意,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与高僧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精神寄托的追求,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江州怀古·其四

昔行白公堤,遗泽见乡里。

今来湓浦口,孤亭兀江涘。

月白江风寒,凄音疑在水。

当时迁谪感,岂为四弦起。

达人有至情,触绪不能已。

雍门弹瑟声,桓伊抚筝指。

深心怀包别,商妇安识此。

(0)

登六和塔

七级镇江干,凌空一倚阑。

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

古越凭遥指,秋潮入壮观。

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

(0)

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赋此却寄二首·其一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

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

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0)

自励·其二

宁作无知禽,不愿为反舌。

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

岂系果无声,无乃事容悦。

依依檐宇下,饮啄安且吉。

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

(0)

景州

满目悲行役,凭谁问苦辛。

寒声催白雁,乡泪积黄尘。

淀外冰犹壮,营边柳不春。

由来燕赵地,慷慨说佳人。

(0)

登东山

东山古名胜,飞策上云关。

碧藓揉红雨,青萝拥翠环。

峰阴春木润,日落晚山殷。

屐齿曾游处,风流许共攀。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