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镇江干,凌空一倚阑。
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
古越凭遥指,秋潮入壮观。
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
七级镇江干,凌空一倚阑。
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
古越凭遥指,秋潮入壮观。
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六和塔时的景象。首句"七级镇江干"写出了塔楼矗立于江边的雄姿,七层高塔稳固江岸,显得威严壮观。"凌空一倚阑"则写出诗人凭栏远眺,仿佛与天相接的豪迈之情。
"月垂沧海阔"描绘出月光洒在广阔无垠的江面上,犹如沧海倒映,意境深远。"想结暮云寒"通过想象,将月色与暮云相连,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古越凭遥指"点出历史的痕迹,诗人遥指远方,似乎能感受到古代越地的文化底蕴。"秋潮入壮观"进一步强调了秋天江潮的磅礴气势,与塔楼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最后两句"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以客星自比,表达诗人志向高远,想要探寻未知的意气,同时也暗示着即将启程前往严滩的旅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借登塔所见,寓含历史感慨和个人抱负,展现了清朝文人登高望远的风范。
太守官清著破衫,祇应泉水误名贪。
遥知雁足书难到,州在衡阳尽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