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阿荦山,窃弄梨园部。
其中有驯象,宁死终不舞。
遂与雷海青,垂名照千古。
常闻阿荦山,窃弄梨园部。
其中有驯象,宁死终不舞。
遂与雷海青,垂名照千古。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读唐史(其五)》中的一句。诗人以阿荦山为背景,讲述了驯象宁死也不愿违背本性的故事,象征着对忠诚和原则的坚守。"窃弄梨园部"暗指历史中的宫廷音乐,而"宁死终不舞"则寓意大象对于自由和尊严的执着。接着,诗人将这种精神与雷海青(唐代乐工)相提并论,强调了这种高尚品质能够流传千秋万代,永载史册。整句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忠贞人格的赞美。
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
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
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出门忽不乐,欲进心恒慅。
但恐蛟龙怒,骨肉沦波涛。
人生亦有命,圣贤莫能逃。
遗穗尚可拾,言归卧林皋。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
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
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
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