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燋乡邑,烟尘何处逃。
云藏佛世界,门背古亭皋。
径隐花木静,山深人物高。
老师具眼目,法力辟兵刀。
劫火燋乡邑,烟尘何处逃。
云藏佛世界,门背古亭皋。
径隐花木静,山深人物高。
老师具眼目,法力辟兵刀。
这首诗《赠惠门端师》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对僧人惠门端师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心怀佛法的高尚品质。
首联“劫火燋乡邑,烟尘何处逃”,开篇即以“劫火”、“烟尘”描绘出战乱、灾难的场景,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云藏佛世界,门背古亭皋”两句,通过“云藏”和“门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暗示了惠门端师所处的环境与心境的纯净与宁静。
“径隐花木静,山深人物高”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人物的高尚,花木掩映的小径与深邃的山林,不仅衬托出惠门端师的隐逸生活,也寓意着其内心的高洁与超然。最后,“老师具眼目,法力辟兵刀”则直接赞美了惠门端师的智慧与法力,认为他能洞察世事,以佛法之力化解纷争,维护和平,体现了对惠门端师崇高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惠门端师超凡脱俗、心怀佛法的高尚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敬仰之情。
白草南山猎,调弓发指鸣。
原边黄犬去,云外皂雕迎。
近出长陵道,还看小苑城。
聊从向来骑,回望夕阳平。
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
不因造物于人厚,肯放南枝特地香。
九鼎燮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芳。
看来水玉浑相映,好取龙吟播乐章。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