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空江上,孤城返照间。
黄坌山外树,白下雾中山。
鱼错银刀贱,凫毛雪浪閒。
逢人问残垒,祇益鬓丝斑。
流水空江上,孤城返照间。
黄坌山外树,白下雾中山。
鱼错银刀贱,凫毛雪浪閒。
逢人问残垒,祇益鬓丝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江景图。首句“流水空江上”,以“空”字点出江面的辽阔与宁静,流水在空旷的江面上悠然流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孤城返照间”一句,将视线从江面转向远处的孤城,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暖和生机。
“黄坌山外树,白下雾中山”两句,通过对比色彩和景象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黄坌山外的树木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明,而白下山则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朦胧的感觉。
“鱼错银刀贱,凫毛雪浪闲”描绘了江中的生动景象。银刀般的鱼儿在水中游弋,显得既珍贵又自在;而水面上的鸭子悠闲地游动,留下一串串白色的波纹,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展现出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逢人问残垒,祇益鬓丝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人,询问着那些残存的壁垒,不禁让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自己的鬓发也已斑白,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