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枝香.蟹》
《桂枝香.蟹》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桂枝香

蒌蒿浅渚。有郭索爬沙,搅乱村杵。

溪簖霜红,织满夕阳鸦渡。

渔人拂晓提筐唤,小门边、陡惊羁旅。

羹材谁算,子鱼通印,河鲀雪乳。记昨岁、秋窗鸣雨。

见小插黄花,湿蝉拖处。笑说螯肥,双陆桂堂曾赌。

玉纤帘底须亲擘,况西风、酿寒如许。

沈吟此事,何时还又,暗听街鼓。

(0)
鉴赏

这首《桂枝香·蟹》描绘了秋日里螃蟹丰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一季节美食的深深眷恋。词中以“蒌蒿浅渚”开篇,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随后通过“郭索爬沙”、“溪簖霜红”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螃蟹生长的环境与秋季的自然风光。

“渔人拂晓提筐唤”,描绘了渔民清晨忙碌的场景,他们提着装满螃蟹的筐子,唤醒了沉睡的村庄。接着,“小门边、陡惊羁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螃蟹对于游子来说,不仅是美味,更是家乡的象征。

“羹材谁算,子鱼通印,河鲀雪乳”几句,将螃蟹与其他海鲜相比较,强调了螃蟹作为美食的独特地位。接下来,“记昨岁、秋窗鸣雨。见小插黄花,湿蝉拖处”则通过回忆去年秋天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螃蟹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季节、自然的紧密联系。

“笑说螯肥,双陆桂堂曾赌”一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螃蟹在宴会上的地位,以及人们在享受美食时的欢愉氛围。最后,“玉纤帘底须亲擘,况西风、酿寒如许。沈吟此事,何时还又,暗听街鼓”表达了诗人对再次品尝螃蟹的期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暗听街鼓”这一细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整首词以螃蟹为线索,串联起自然景观、生活场景、情感体验等多个层面,既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季节更替、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黄勉之明水草堂

虎阜峭奔入,天平秀特分。

轩窗通映水,几席欲生云。

读易已忘易,攻文不倚文。

闭门方习静,非是故离群。

(0)

再次曹定庵宪副见寄之韵

九十未及八十馀,惓惓忧国心如初。

临池草圣水通墨,隐几心斋室自虚。

海内浪传平子赋,济南谁授伏生书。

烦公重有东山望,懒性今从水竹居。

(0)

次师陈西干草堂韵

晏子家居不厌嚣,年来市贾识偏饶。

窗禽晓下窥书案,门柳时来系钓桡。

剩水尚纡吴子国,小山宁受越人招。

红阑绿浪姑苏境,宝带西来第几桥。

(0)

访元德

楼台叠叠路重重,家住横山第几峰。

半壑夕阳垂橘柚,五湖烟水浸芙蓉。

神仙未觉三山远,荣贵甘辞万户封。

返棹匆匆重回首,白云天际杳难从。

(0)

宿华严寺

归来每向招提宿,心若閒云著处安。

已到家山无去住,偶闻尘世有悲欢。

烟霞自可通禅观,草木还应识宰官。

少小来游今白发,几回欲去更槃桓。

(0)

偶成

懒云无意复为霖,早向中天结冥阴。

去昼尚馀三宿恋,济时真负百年心。

孙登不作苏门啸,诸葛聊为梁甫吟。

若问先生何处住,湖光渺渺树深深。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