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
《偶成》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懒云无意复为霖,早向中天结冥阴。

去昼尚馀三宿恋,济时真负百年心。

孙登不作苏门啸,诸葛聊为梁甫吟。

若问先生何处住,湖光渺渺树深深。

(0)
鉴赏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懒云无意复为霖,早向中天结冥阴”,以“懒云”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不愿卷入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云本无心,却因外界环境而化为霖雨,此处诗人借云之无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同时,“早向中天结冥阴”则暗示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颔联“去昼尚馀三宿恋,济时真负百年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他虽渴望逃离白日的喧嚣,但心中仍存留着对时光流逝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然而,“济时真负百年心”一句,又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在世事中有所作为的遗憾与自责。

颈联“孙登不作苏门啸,诸葛聊为梁甫吟”,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两位隐士——孙登与诸葛亮。孙登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隐士,以其高洁的品行和超然的态度著称;诸葛亮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闻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既向往孙登般的超脱,又渴望像诸葛亮那样有所作为的复杂情感。

尾联“若问先生何处住,湖光渺渺树深深”,以问句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诗人并未直接回答自己的居所,而是以湖光树影的景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深邃,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十三泉

一沼天成后,双泉神应来。

云根锡卓破,地胍虎跑开。

暗溜悬山雨,寒光漾石苔。

诸僧朝盥罢,相次上堂回。

(0)

黄河

橹后风才顺,桅头日未斜。

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

得鲙因沽酒,闻鹃更忆家。

迢迢云气外,北望是京华。

(0)

赠周信玉

秦川周子衣冠胄,家世相传几百年。

青草一庭香满屋,白岩万古势连天。

读书空谷人如玉,唤渡长江月在船。

梦寄短檠疏雨外,诗成石涧古梅边。

忽惊紫气排云入,共喜清宵听雪眠。

归去故人应问我,为言荒落尚依然。

(0)

道士彭玄明归三茆

道人家住湘江曲,清夜月明摇佩环。

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

开笼放鹤横江去,持钵降龙布雨还。

拟共临风吹铁笛,青松白石往来间。

(0)

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

茅山山下种玉地,道士辟为东秀轩。

五色彩云开日观,万株秋露湿云根。

竹园笋出牛穿角,松树年深鹤长孙。

一道天河横屋过,奎光垂地映堂门。

(0)

偕廉公亮游钟山

十里松风吹酒醒,马头云气碧层层。

空山落叶时闻雨,古塔疏林夜上灯。

胜地几逢今日会,旧游却忆向年曾。

知君五老峰前去,应有新诗寄病僧。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