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州王太守入罗浮寻梅花村不得用子瞻松风亭下梅花诗原韵有作予为和之》
《惠州王太守入罗浮寻梅花村不得用子瞻松风亭下梅花诗原韵有作予为和之》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水帘洞口梅花村,梅花不见馀冰魂。

美人已随明月没,依稀缟衣来黄昏。

翠羽啾嘈怨幽谷,白云黯淡愁荒园。

使君苦寻千万树,一冬冲雪忘寒温。

急须更植遍岩壑,依之吐纳扶桑暾。

尽教玉女插云髻,复为老人遮松门。

千秋梅花作汤沐,四百君当闻此言。

一罗一浮再开辟,花时招我倾清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村的向往与追寻,以及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开篇以“水帘洞口梅花村”引入,点出梅花生长之地的幽静与神秘,接着“梅花不见馀冰魂”一句,既表达了梅花的坚韧不屈,也暗示了梅花的消逝与凋零。

“美人已随明月没,依稀缟衣来黄昏。”将梅花比作美人的灵魂,随明月消逝,留下缟衣般的洁白身影,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哀伤的氛围。接下来,“翠羽啾嘈怨幽谷,白云黯淡愁荒园。”通过鸟鸣与云色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与哀愁。

“使君苦寻千万树,一冬冲雪忘寒温。”使君(即惠州王太守)在严冬中不畏艰难,四处寻找梅花,表现了他对梅花的执着追求与深深喜爱。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精神的敬仰。

“急须更植遍岩壑,依之吐纳扶桑暾。”诗人希望广泛种植梅花,让其遍布山川,不仅美化自然,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接下来“尽教玉女插云髻,复为老人遮松门。”将梅花与神话中的玉女、老人联系起来,赋予梅花更多神秘与美好的寓意。

“千秋梅花作汤沐,四百君当闻此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长久不衰、四季常青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期待着后人能传承这份对梅花的热爱与敬仰。

最后,“一罗一浮再开辟,花时招我倾清尊。”预示着梅花再次盛开,诗人期待与友人一同举杯庆祝,共享这美好时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四景图·其一

驴背驮诗去,溪桥有路通。

花村茅店小,春日酒旗风。

(0)

海棠风燕图

社日来双燕,低徊佛画檐。

海棠风不定,谁为捲珠帘。

(0)

墨竹扇面·其二

山幽多美竹,不畏雪霜寒。

好共丛生桂,移来月里看。

(0)

严陵舟还喜晴赠陈大用·其二

霜寒水落石如林,泻壁直下三千寻。

溯流岂辞上滩涩,到家不厌寻源深。

片片浮云或聚散,衮衮长江无古今。

此怀只有陈抟解,故喜扁舟论素心。

(0)

登子陵钓台有感

清晓扁舟维岸阴,百年几渡来登临。

游人仰扳石磴险,飞台俯瞰沧波深。

客星帝座一时事,江水云山千古心。

哲人去矣不可见,击剑空作秋龙吟。

(0)

应制作潇湘八景·其五平沙落雁

秋色澄空碧霄远,蓐收气肃寒云捲。

数声嘹唳天外来,低落平沙水清浅。

羽毛独尔知随阳,岂为饥肠怀稻粱。

衔芦不烦避矰缴,解网今已同商汤。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