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尘红软扑雕鞍,年少王孙酒量宽。
倚袖竹风怜翠薄,捧杯花露怯金寒。
黄云城上栖乌曲,绿水桥边斗鸭栏。
别后相思惟故物,壁煤侵损扇中鸾。
京尘红软扑雕鞍,年少王孙酒量宽。
倚袖竹风怜翠薄,捧杯花露怯金寒。
黄云城上栖乌曲,绿水桥边斗鸭栏。
别后相思惟故物,壁煤侵损扇中鸾。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京城贵族子弟的游乐图景。首句"京尘红软扑雕鞍",以京城繁华的尘土轻盈地落在华丽的雕鞍上,展现出少年贵族出行的豪奢气派。"年少王孙酒量宽"则刻画了主人公的青春活力和豪爽酒量。
接下来的两句"倚袖竹风怜翠薄,捧杯花露怯金寒"细腻描绘了少年在清风中倚着衣袖欣赏翠竹,又在花露微凉中品酒的场景,流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享受,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些许忧虑。
"黄云城上栖乌曲,绿水桥边斗鸭栏"进一步扩展画面,写到城头乌鸦归巢,桥边斗鸭游戏,展现了京城的闲适生活和浓厚的娱乐氛围。
最后,诗人以"别后相思惟故物,壁煤侵损扇中鸾"收尾,表达了离别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睹物思人的伤感,扇上的鸾鸟图案因壁煤的侵蚀而显得更加凄凉,寓言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宋朝贵族少年的风华与哀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向晚春寒,罗衣不奈东风冷。
屏山寂寂带斜阳,但见鸦成阵。槛外落梅如粉。
又匆匆、清明相近。桃花依旧,碧水自流,海棠未醒。
酒宿灯昏,无聊怕到黄昏静。
月明倚遍曲阑干,少个年时影。柳外离鸿相应。
怅因循、归期未定。伯劳东去,归燕西飞,此情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