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秋渐好,晚眺倚山扉。
鹤语风生竹,萤飞月满衣。
乍怜幽意惬,翻恨赏心违。
延伫空林下,中宵独未归。
西园秋渐好,晚眺倚山扉。
鹤语风生竹,萤飞月满衣。
乍怜幽意惬,翻恨赏心违。
延伫空林下,中宵独未归。
这首明代薛蕙的《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园林景象。首句“西园秋渐好”点出时令,暗示了园中景色随着秋季的到来而愈发宜人。诗人傍晚时分倚靠在山扉旁,静静欣赏这秋意盎然的画面。
“鹤语风生竹”通过描绘仙鹤在竹林间鸣叫,增添了清雅之气,仿佛风过竹叶的声音与鹤声交织,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接着,“萤飞月满衣”写萤火虫在皎洁月光下翩翩飞舞,洒落诗人身上,增添了夜晚的神秘和浪漫。
“乍怜幽意惬”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静谧、幽深之美的突然喜爱,感到心满意足。然而,“翻恨赏心违”又转而流露出一丝遗憾,因为美景当前,却不能尽情欣赏,似乎有所牵绊或未能尽兴。
最后两句“延伫空林下,中宵独未归”,诗人独自在空寂的树林中徘徊,直至深夜仍未离去,充分展现了他对秋夜美景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美,寓情于景,情感丰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书台城西幽绝处,古木排霄草荒路。
空斋深夜四无人,维予二人听春雨。
我如病鹤子茁兰,长幼不同同少年。
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
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
爽气来江外,秋容上柳梢。
生遭女媭骂,老解子云嘲。
衰病聊飞屐,行藏镇把包。
君看社后燕,还忆社前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