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四》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四》全文
南北朝 / 谢朓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

(0)
鉴赏

这首诗是谢朓在南北朝时期所作,属于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观的交织。

“睿心重离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与离愁。“歧路清江隈”则是环境描写,歧路即分叉的道路,清江隈意指江边的环境给人以清新而宁静之感。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描绘了四周飘起的寒风,以及远处涌来的白云,这些景象都增添了一种孤寂与苍茫的氛围。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则是作者对于流水不断、山河迢迟而思绪万千之情。这里的地迥指的是远处的地势起伏,而翻旗回意指军旗在远方飘扬,又转回头来,这里既有对战事的描写,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波动。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中,昭阳阙和章华台都是古代宫殿名,是作者心中的所思所忆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最后,“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则是诗人在巫山之上摆放酒宴,邀请友人共饮,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作者通过设宴的场景,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内容、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位才子对于离别之痛与追忆之美的双重情怀。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朝代:南北朝   字:玄晖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生辰:464~499年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
猜你喜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五十八

难钻七十二纵横,蹢躅元夫海岸行。

为有文章如玳瑁,便邀五鼎事煎烹。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二十二

月类金盘堕海西,长廊深夜独扶藜。

兰香旧畹名鸡爪,黍泛新醅号鸭蹄。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三

番疆物类信难齐,炎帝图经失考稽。

颇怪草名三脚鳖,争传人畜五鸣鸡。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一

鸿爪留泥尽偶然,此生何意到瀛壖。

彼苍怜局溪航小,放眼沧溟十丈船。

(0)

凤邑傀儡山脚有溪曰排律其水甚大长流不绝原水路从北而出外溪突于嘉庆乙亥年溪门大塌水势直冲各处田园几变沧海大昆麓陈君廷瑜庄业也适瑜到即倡捐金赀劝勉番仔崙北旗尾埔头三庄业主均同捐金令佃人累石筑堤阔一丈馀长五六丈于是各处田园无致被水冲陷亦全无派累佃农分毫故庄人喜之而作此诗

为障狂澜累石头,保全庐井免横流。

和虞叠载怀襄患,且庆丰年黍稻谋。

不是捐金资倡始,安能决水易田畴。

他时结伴坚堤上,须把苏公姓字留。

(0)

立春日观大屯山积雪

己未一月三日时在辰,处处村旗社鼓赛迎春。

天公故意施狡狯,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铺如银。

大屯之山高接天,上有姑射之神仙。

珠宫贝阙缥缈不知几万千。

飞鸟不敢过,穷鸱挟愁坐。

流云行复止,万木喑不峙。

苍崖分寸不可梯,长天寥廓海为低。

势将跨鹤凌空去,下视九州万国片片划玻璃。

嗟余一身如萍寄,随风飘荡任东西。

此时此景杯在手,得不快饮酣如泥。

呜呼,得不快饮酣如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