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西湖并送净慈显老三绝·其二》
《寄题西湖并送净慈显老三绝·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膏肓泉石痼烟霞,半世游山不著家。

老入蒲团三昧定,坐看穿膝长芦芽。

(0)
翻译
沉迷于山水间的烟霞,一生游历却无固定居所。
年迈时坐在蒲团上修炼内心平静,静观膝盖上生长的芦苇芽。
注释
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
泉石:泉水和石头,代指山水自然。
痼:长期积累的病或习惯。
烟霞:指山水景色中的云雾缭绕。
半世:大半生。
著家:有固定的家。
蒲团:僧人打坐的垫子,也指修行者静修的地方。
三昧定:佛教术语,指心神专注、静虑的状态。
穿膝:穿过膝盖,形容生长的高度。
长芦芽:指生长旺盛的芦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寄题西湖并送净慈显老三绝(其二)》。诗中,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一位隐逸于山水之间的高人形象。"膏肓泉石痼烟霞",这里的"膏肓"常用来形容病重难治,而"泉石"和"烟霞"则象征着自然的隐逸生活,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执着。"半世游山不著家",表达了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名山大川,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

"老入蒲团三昧定","蒲团"是禅修者的坐具,"三昧"指佛教中的定境,这里暗指诗人已经进入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定状态。"坐看穿膝长芦芽",则描绘了诗人静观岁月流转,任由时光在身边流逝,连芦苇都长到了膝盖的高度,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淡泊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禅意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五龙六首·其四酌献用《恺安》

练吉日兮,进神之堂。牲既陈兮,粢盛既香。

奠桂酒兮,容与嘉觞。灵安留兮,锡我福祥。

(0)

五方帝·其五

圣考能飨,宗祀熙成。骏烈惟帝,于皇执衡。

茂育元运,降祚丕平。载清斯酌,庸罄精诚。

(0)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其四酌献用《成安》

道德渊源,斯文之宗。功名糠秕,素王之风。

硕兮斯牲,芬兮斯酒。绥我无疆,与天为久。

(0)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四又六变

礼乐昭王业,寰区致太平。

革车停北狩,云稼屡西成。

国有详延诏,乡闻讲诵声。

日华融五色,遐迩仰文明。

(0)

益清堂偶作

大洞仙宫古有名,要观主宰立平生。

挂琴堂上心尤逸,种菊池边景益清。

巳喜襟期同我得,旋将契谊与君盟。

丹泉肯入丹田去,愿受丹□学大成。

(0)

观音出,普贤入,文殊水上穿靴立。

抬头鹞子过新罗,石火电光追不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