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 鉴赏
这首诗《课儿联》(其四八八)由晚清诗人梁鼎芬创作,展现了对家教与品德培养的重视。诗中通过“毛骨”与“驯良”的对比,寓意深刻,旨在强调后天教育对个体性格形成的重要性。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这两句诗以“毛骨”比喻人的外在特征或天赋,而“驯良”则代表了内在的品性与教养。诗人提出,尽管每个人的天赋和外貌可能并无特别之处,但通过教育和培养,可以使人的品性变得温顺善良,这种内在的美好品质能够持久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家庭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的提升,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优越。在现代社会,这一主题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陵驿
铁瓮高资只半程,柴沟晓发暮金陵。
莫言三宿何濡滞,已觉匆匆役此生。
四代好/宴清都
翠幕东风早。兰窗梦,又被莺声惊觉。
起来空对,平阶弱絮,满庭芳草。厌厌未忺怀抱。
记柳外、人家曾到。
凭画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
春好尚恐阑珊,花好又怕,飘零难保。
直饶酒好□渑,未抵意中人好。相逢尽拼醉倒。
况人与、才情未老。又岂关、春去春来,花愁花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