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丘山居十首·其三》
《浮丘山居十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花宫行欲尽,片石出林端。

晴日登临处,烟村远近看。

孤亭苍藓合,古木白云寒。

挹袖人何在,听笙独倚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浮丘山中的一次游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花宫行欲尽”,暗示了诗人漫步于花丛之中,即将到达尽头,营造了一种探索与发现的氛围。接着,“片石出林端”描绘了一块孤立的岩石从树林中突兀而出的景象,既突显了岩石的独特性,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独立。

“晴日登临处,烟村远近看”两句,通过“晴日”和“烟村”的对比,展现了阳光下的清晰与远处村落的朦胧,营造了一种既明亮又略带神秘的视觉效果,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宁静与和谐。

“孤亭苍藓合,古木白云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深邃的氛围。孤亭与苍藓的结合,古木与白云的交融,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这里的“寒”字,既指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清冷与超脱。

最后,“挹袖人何在,听笙独倚阑”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孤独的感慨。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听远处传来的笙乐,却似乎找不到与之共鸣的人,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游山归途作

回首山中路,茫茫烟欲封。

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

棹响冰生渡,林明雪压松。

定知今夜梦,犹自绕诸峰。

(0)

读谷原清隐庵感旧诗却寄温州·其一

蛤吠蝉吟几夕阳,精庐小驻记槐黄。

当时诗酒真成错,此地湖山故著狂。

佛供尘龛浑面熟,朋联雨榻各形忘。

前因似梦无端醒,茧纸题愁远寄将。

(0)

赠泾县包生

包生麟之角,乙贡天笃祥。

清抱冰雪骨,焰发云火章。

览子《祷雨篇》,濡墨舞商羊。

遂令萍蠵号,不用诛巫尪。

观察携以来,奇才夸洛阳。

试以山海歌,跋浪摆雷硠。

胸罗表饵策,武库森星芒。

聚米辨形势,周阹把维纲。

终军对奇木,邺侯赋圆方。

贯弗腹经笥,缜栗括智囊。

百炼大冶金,且勿跃干将。

豫章拔地深,夏屋资栋梁。

迟尔培风厚,不独火色扬。

养成九苞翮,一鸣羾天阊。

(0)

舒生鹦自溆浦来谒诗以赠之并示书院诸生

巉岩山色束清流,拄笏曾为十载游。

老去心仍思赵将,别来时复忆并州。

柳塘柳树成阴未,桃谷桃花得气不。

把酒对君谈往事,关河千里结离愁。

(0)

赏溪秋望

水落滩逾险,秋风动远思。

青山千里梦,红叶一林诗。

刹古穿云没,帆轻出谷迟。

赏溪归路迥,何以慰心期。

(0)

和翟晴江

林禽下流暮,村外见来烟。

晚照侵山郭,秋阴傍渚田。

闻蛩先得句,看月不成眠。

念子能高枕,区中绝世缘。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