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门皓首啼,行路涕交挥。
不见斑衣好,空随画翣归。
兰芽方独秀,华萼尚交辉。
试待辽东鹤,千年有令威。
遮门皓首啼,行路涕交挥。
不见斑衣好,空随画翣归。
兰芽方独秀,华萼尚交辉。
试待辽东鹤,千年有令威。
这首挽词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首句“遮门皓首啼”,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逝者家门口悲痛哭泣的情景,皓首代表年长者,暗示了哀伤的广泛和深刻。接着“行路涕交挥”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行路人也纷纷落泪,表达出对逝者的共同哀思。
“不见斑衣好,空随画翣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逝者子女未能在父亲身边尽孝的遗憾,以及他们跟随灵柩归葬时的孤独与悲伤。斑衣好,指古代孝子穿孝服,是尽孝的表现;画翣,即画着鸟兽图案的丧车,这里代指逝者的灵柩。
“兰芽方独秀,华萼尚交辉”则转向对逝者生前美好品质的赞美。兰芽独秀,象征逝者品德高洁,如同兰花般清新脱俗;华萼交辉,则比喻逝者生前家庭和睦,亲友间情感深厚,如同花萼相互映衬,光彩夺目。
最后,“试待辽东鹤,千年有令威”引用了“辽东鹤”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灵魂能够像仙鹤一样超凡脱俗、永生不朽的祝愿。辽东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着长寿和吉祥。整首诗通过哀悼与赞美的交织,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也寄托了对其灵魂超脱尘世的美好祝愿。
昔闻蒲类海,乃在天山以外之穷边。
河源除非张骞到,弱水只是神贤传。
我居岭南万余里,游屐所不经,宦辙所不上,耳闻臆断而已矣。
一朝九塞谪,风洞火山全阅历,犹是南路由官驿。
今从北路归,雪花时共柳花飞。
要度冰山寻古辙,先经蒲类浣征衣。
滟滟溶溶波一片,寸苇纤鳞都不见。
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
旱不竭,潦不增,冻合天河总不冰。
紫绂金貂集簪弁,柔毛刚鬣春秋荐。
相传中有冷龙潜,裂肤堕指自年年。
边黎百万需膏泽,莫抱颔珠冷处眠。
上令下簿领,日同餐吴粳。
餐粳问租田,田不在吴城。
田初属吴疆,今分与吴平。
海壅太湖溢,湿洼苦常盈。
虽耕十七八,此外蛤蛎蛏。
刈穫登饟道,亦如新被兵。
前者劝农事,无如子知名。
子船在胥门,棹夫颇生狞。
船头莫搥鼓,船尾莫树旌。
树旌与搥鼓,恐使老稚惊。
弃掷覆圩锸,于前事逢迎。
况能殖葑茭,而与恶浪争。
彼桥谺谺门,此岸蔚蔚柽。
暑荫涝可泄,前勋歘如生。
系船门之涯,髡柽用炊烹。
采采堤边蔬,蔓菁复蔓菁。
所贵官长瘦,如兵立先声。
官瘦民自肥,民肥邦无倾。
与子相别离,行行重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