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蒲类海》
《蒲类海》全文
清 / 史善长   形式: 古风

昔闻蒲类海,乃在天山以外之穷边。

河源除非张骞到,弱水只是神贤传。

我居岭南万余里,游屐所不经,宦辙所不上,耳闻臆断而已矣。

一朝九塞谪,风洞火山全阅历,犹是南路由官驿。

今从北路归,雪花时共柳花飞。

要度冰山寻古辙,先经蒲类浣征衣。

滟滟溶溶波一片,寸苇纤鳞都不见。

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

旱不竭,潦不增,冻合天河总不冰。

紫绂金貂集簪弁,柔毛刚鬣春秋荐。

相传中有冷龙潜,裂肤堕指自年年。

边黎百万需膏泽,莫抱颔珠冷处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蒲类海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其周边环境的艰苦与丰富。开篇即以“昔闻”引出对蒲类海的向往与好奇,随后通过张骞和弱水的传说,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历史的深远。接着诗人自述经历,从岭南万里之外来到此地,亲身经历了风洞火山的险峻,而后又从南路返回,途中雪花与柳花交织,景象别具一格。

回归北路,诗人意欲穿越冰山,探寻古人的足迹,同时洗涤征衣,以示对这片土地的敬意。蒲类海的景象被描绘得如梦似幻,波光粼粼,却寸苇纤鳞皆不见,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隐喻。三百里的湖面如同磨砺过的青铜镜,历经千年仍保持其清澈如练的状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恒久。

进一步,诗人描述了蒲类海的干旱不竭、积水不增,与天河相连却总不结冰的特性,凸显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紫绂金貂、簪弁等象征着边疆的繁华与秩序,而“柔毛刚鬣春秋荐”则描绘了边疆人民的生活与祭祀活动。最后,诗人感慨边民需要充足的雨水滋润,表达了对边疆地区民生的关注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蒲类海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特征,也融入了对边疆社会生活的思考与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广阔的视野。

作者介绍

史善长
朝代:清

江苏吴江人,字仲文,亦作诵芬,一字赤崖。诸生。尝为名公幕宾,从毕沅最久。游踪及陕甘、山东、江西、两湖。曾经历湖广苗民起义。诗铿锵激楚,舒卷自如。又工词及骈文,善刻印及隶书。晚贫,佣书自给。有《秋树读书楼遗集》、《翡翠巢词》、《一谦四益阁文钞》。
猜你喜欢

游天童寺过中峰

行尽青松始见山,煖风微雨露班班。

欲寻开士栖禅处,直到中峰叠翠间。

满地竹阴人迹少,四檐花气鸟声閒。

素瓷传后悠然别,不许袈裟送出关。

(0)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五

吾师深宁翁,屹屹太华高。

佳□时一游,不使凡羽翱。

方壶贮神药,变为五色膏。

服之生羽翰,陋彼东方桃。

(0)

题阙·其二

壶天移傍郡城壕,云自飞扬鹤自巢。

千载偶谐尘世愿,碧桃花下共吹箫。

(0)

卞玉阳谈故山有怀

不听猿声已十年,偶随孤鹜下斜川。

山中别后无他忆,只恐长松碍月圆。

(0)

中秋泛湖

寺前湖水清如镜,不与游人照白头。

岂独尊前千顷月,更怜笛里满湖秋。

蘋花洗盏香堪把,荷叶拂衣凉未收。

此夜潇湘洞庭上,放歌谁得坐轻舟。

(0)

居山之一

绿阴多树处,老屋紫苔肥。

坐久溪云出,日长山鸟依。

偶占诗句好,补索韵音稀。

会有邻家子,花时来叩扉。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