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童寺过中峰》
《游天童寺过中峰》全文
明 / 金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行尽青松始见山,煖风微雨露班班。

欲寻开士栖禅处,直到中峰叠翠间。

满地竹阴人迹少,四檐花气鸟声閒。

素瓷传后悠然别,不许袈裟送出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童寺,经过中峰时所见的宁静与清幽之景。首句“行尽青松始见山”,以行进中的视角,生动展现了穿过茂密的青松林后,山峦才逐渐显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煖风微雨露班班”一句,通过温暖的春风和细雨,以及雨珠在树叶上闪烁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和谐。

“欲寻开士栖禅处,直到中峰叠翠间”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修行之地的好奇与向往,通过“直到中峰叠翠间”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中峰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僧侣们远离尘嚣、静心修行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满地竹阴人迹少,四檐花气鸟声閒”描绘了一幅竹林深处、花香鸟鸣的宁静画面,竹阴覆盖大地,人迹罕至,花香随风飘散,鸟鸣悠扬,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最后,“素瓷传后悠然别,不许袈裟送出关”以瓷器传递情感,象征着诗人与僧侣之间的离别之情,虽不舍但又尊重彼此的修行之路,不强求留下,体现了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作者介绍

金湜
朝代:明

明浙江鄞县人,字本清,号太瘦生,又号朽木居士。正统中举人。以善书授中书舍人,升太仆寺丞,风节甚著。成化间使朝鲜,还朝致仕,屡征不起。善画竹石,篆隶行草,皆有晋人风度,亦善摹印篆。
猜你喜欢

游水乐洞诗

万舞列帝所,九韶奏虞庭。

群公日拱北,星斗光荧荧。

兹辰适休沐,联骑来郊坰。

爱此一泓玉,中有太古声。

细响叶宫祉,大音希咸茎。

自然天籁鸣,独许幽耳听。

镇以潜虬灵,卫以石兽狞。

佳哉乐兹游,驩言举彼觥。

谁欤昔经始,今已归明廷。

巨丽所未睹,幻眇真难名。

健笔哦五字,当代推善鸣。

清幽极模写,细读令人醒。

(0)

洞仙歌

广寒晓驾,姑射寻仙侣。偷被霜华送将去。

过越岭、栖息南枝,匀妆面、凝酥轻聚。

爱横管、孤度陇头声,尽拼得幽香,为君分付。

水亭山驿,衰草斜阳,无限行人断肠处。

尽为我、留得多情,何须待、春风相顾。

任倒断、深思向梨花,也无奈寒食,几番春雨。

(0)

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

铃阁寻盟未肯寒。鹢首驻江干。

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

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0)

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里,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廊暮云廓。

(0)

继韵耿时举寄示往岁梅雪

旧诗新读更精神,雪里招回未到春。

俗眼骤惊银可粉,天心忍用玉如尘。

漫空柳絮千家到,转眼梅花一夜新。

物象区区劳比拟,申严诗令负前人。

(0)

送外·其一

与君非一身,同户恒相忆。

而况出门去,宁知南复北。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