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椿洞》
《大椿洞》全文
明 / 鲁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当岩开洞据空明,幽事关心病亦轻。

树杪烟轻茶欲沸,石傍苔破笋初生。

山童池汲时兼钓,林鸟檐栖夜不惊。

忽讶笙簧自何许,荆扉西畔起松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洞府景象。首句“当岩开洞据空明”以“岩开洞”开篇,暗示了洞府的隐秘与神秘,而“空明”二字则营造出一种明亮、清澈的空间感,仿佛洞内光线充足,视野开阔。接下来,“幽事关心病亦轻”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心会变得平静,烦恼也会随之减轻,体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致远。

“树杪烟轻茶欲沸,石傍苔破笋初生”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树梢上轻烟缭绕,似乎预示着茶水即将沸腾;石头旁苔藓破土而出,嫩笋初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成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山童池汲时兼钓,林鸟檐栖夜不惊”描绘了山中孩童悠闲的生活场景和夜晚林鸟的和谐共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山童在池边汲水时顺便钓鱼,林中的鸟儿在屋檐下栖息,即使到了夜晚也不感到惊扰,这幅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的和谐之美。

最后,“忽讶笙簧自何许,荆扉西畔起松声”两句,以意外发现洞外松林中传来悠扬的音乐声为结尾,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惊喜。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捕捉,让人感受到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洞府及其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鲁铎
朝代:明

(1461—1527)明湖广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时,累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寻改北。教士务实学而不专章句。以病归。嘉靖初,交荐不起。卒谥文恪。有《莲北集》、《东厢集》。
猜你喜欢

次韵君会感思

满眼山川感旧游,依然野水自横舟。

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

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

虚名不落人间世,一径松风稳跨牛。

(0)

贺新郎.秣陵怀古

决眦入飞鸟。正江南、梅雨初晴,乱山浮晓。

凤去台空箫声断,惟有疏林鸦噪。

但空锁、吴时花草。

指点中原青山外,奈征尘、迷望愁云绕。

佳丽地,谩凝眺。清风助我舒长啸。

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

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

且拚与、尊前一笑。

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

归路晚,月明照。

(0)

菩萨蛮·其四冬

浦南回桨归庭户。户庭归桨回南浦。帘卷欲晴天。

天晴欲卷帘。月光交映雪。雪映交光月。

残漏怯宵寒。寒宵怯漏残。

(0)

送熊退斋归武夷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经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武夷高且深,棹歌声未已。

朝夕足夷犹,尚友朱夫子。

他年见鳌峰,势与此山拟。

了却未完书,相逢定何许。

(0)

借翠蛟亭韵

兀兀梅窗坐已顽,自怜失脚落人间。

洞霄宫里星辰近,天柱峰前日月闲。

野鹤听琴飞雪舞,湫龙喜客为澜翻。

此中不昼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颜。

(0)

圣节有怀

南山晴霭御炉烟,回望长安白日边。

率众谢恩呼万岁,思归侍宴已三年。

翠微钟磬行香寺,红叶楼台祝寿筵。

吟想皇州晚来景,云间宫阙夕阳天。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