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才子气如虹,何事低头王长公。
误道姓名登琬琰,此身原只在墙东。
四明才子气如虹,何事低头王长公。
误道姓名登琬琰,此身原只在墙东。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黄仲高先辈枉访有赠(其二)》。诗中以“四明才子气如虹”开篇,描绘了黄仲高的才华横溢,气宇非凡,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然而,接下来的“何事低头王长公”,则揭示了黄仲高在面对他人时的谦逊态度,或许是在向王长公表达敬意或请教之意。
“误道姓名登琬琰”一句,可能暗含了黄仲高在某些场合下,因为口误或记错而使得自己的名字被误登于重要的文献或记录之中,这既是一种意外,也可能是一种讽刺,暗示了名与实之间的不完全对应。
最后,“此身原只在墙东”表达了黄仲高实际上并未获得应有的地位或认可,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未有显著的改变或提升。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黄仲高才华与现实境遇之间的反差,以及他在面对外界评价时的谦逊与坚持自我立场的态度。
肯与衰颓论久要,爱君才健气飘飘。
声名桂苑曾晞冀,风节霜台愧续貂。
分落江湖惊几岁,喜同文酒驻双桡。
天寒不奈隋河浅,又使清谈付寂寥。
祖门俦子又诒孙,善庆儒科燕后人。
雁塔继题三世字,桂林仍见两枝春。
稽山照邑天如画,霅水浮州地绝尘。
我亦浩然归思起,明年双棹趁吴莼。
昼行苦炎蒸,秣马戒夜发。
清梦失归路,微风弄纤葛。
星疏天无云,独有亭午月。
太空生白烟,浩荡万里阔。
细碎草木香,淋漓露气滑。
戚戚寒虫声,逐马不暂歇。
我行何区区,无乃害慵拙。
传闻猛虎多,宵路时出没。
四顾林莽中,精灵动毛发。
求全得忧虞,祸每乘所忽。
君子审重轻,无劳避途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