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还是飘零,不如拚逐东风坠。
一丝半缕,是谁酝酿,离人愁思。
著雨疑无,黏云似有,重帘深闭。
叹江湖老去,诗魂化尽,却飞向,霜天起。
更少落花相搅,但丛芦遥汀斜缀。
未堪乞与,娇莺慵燕,芳心定碎。
暗点枯萍,轻随堕叶,洞庭寒水。
正依依客袂,忍教沾取,旧青衫泪。
秋来还是飘零,不如拚逐东风坠。
一丝半缕,是谁酝酿,离人愁思。
著雨疑无,黏云似有,重帘深闭。
叹江湖老去,诗魂化尽,却飞向,霜天起。
更少落花相搅,但丛芦遥汀斜缀。
未堪乞与,娇莺慵燕,芳心定碎。
暗点枯萍,轻随堕叶,洞庭寒水。
正依依客袂,忍教沾取,旧青衫泪。
这首《水龙吟·秋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里飘零的絮状物,借以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秋来还是飘零,不如拚逐东风坠”,以秋絮的飘零起兴,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无奈。接着“一丝半缕,是谁酝酿,离人愁思”,将秋絮比作离人的愁绪,形象地描绘了愁思的细微与复杂。
“著雨疑无,黏云似有,重帘深闭”三句,通过雨中絮状物的模糊与云中的隐约,以及室内重帘的封闭,营造了一种既朦胧又压抑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愁绪的主题。接下来“叹江湖老去,诗魂化尽,却飞向,霜天起”,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江湖上的老者,诗人的灵感也已消散,却在寒冷的霜天中重新飞翔,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仍有希望和新生。
“更少落花相搅,但丛芦遥汀斜缀”两句,以落花与芦苇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未堪乞与,娇莺慵燕,芳心定碎”,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暗点枯萍,轻随堕叶,洞庭寒水”,以枯萍、落叶和寒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宁静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自然界的循环。而“正依依客袂,忍教沾取,旧青衫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哀伤时的不舍与泪水,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水龙吟·秋絮》通过对秋絮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