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意》
《秋意》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见庭梧一叶飞,物华心事两差池。

百年未半老相逼,四序平分秋独悲。

过岸山川云漠漠,残灯院落雨丝丝。

客怀料理须杯酒,哭向穷途定自痴。

(0)
翻译
又看到庭院梧桐飘下一片叶子,自然景物与内心思绪都变得纷乱。
人生还未过半,却已感到岁月催人老,秋天的四分之三让我倍感悲伤。
渡过河岸,山水之间云雾弥漫,破旧的灯下,小院内细雨如丝。
身处异乡之人,想要排解愁绪,唯有借助杯中酒,面对困境时,哭泣只会让自己更加痴傻。
注释
又:再次。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物华:自然景物。
心事:内心的感受或思绪。
差池:错乱,不协调。
百年:一生。
未半:尚未过半。
老相逼:岁月紧迫,逼近衰老。
四序:四季。
秋独悲:秋季特别感到悲伤。
过岸:渡过河岸。
山川:山水。
云漠漠:云雾弥漫的样子。
残灯:昏暗的灯火。
雨丝丝:细雨如丝。
客怀:旅人的思乡之情。
料理:处理,排解。
须:需要。
杯酒:一杯酒。
穷途:困境,绝境。
定自痴:必定会显得痴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独自悲凉的心境。"又见庭梧一叶飞,物华心事两差池",这里通过庭院里的梧桐树叶随风飘落,表达了物是已陈而人的情感却难以释怀的矛盾。"百年未半老相逼,四序平分秋独悲"则透露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以及孤独中秋的哀愁。

"过岸山川云漠漠,残灯院落雨丝丝"中的景象更是渲染了一个荒凉而萧瑟的自然环境和人寰的冷清。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寂寞心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客怀料理须杯酒,哭向穷途定自痴"则展示了诗人为了排遣孤独和忧愁,用酒来慰藉自己,而泪水却随着旅途的寂寞而流淌。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幅秋意萧瑟、人生孤独的画面。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游真意亭得二绝句示良器·其一

相携取意踏郊墟,松拂芒鞋毕景俱。

洒落持君比佳竹,幽人一日不堪无。

(0)

再赋十绝·其三

子亭聊欲寄幽潜,旋斸茅茨覆短檐。

北牖未妨施枕簟,炎天坦腹卧飞廉。

(0)

蒙文中县丞以诗送苦笋走笔六首为谢·其五

公圃荒凉此物无,畦丁遣饷十馀枝。

他年京下憎羊酪,莫忘溪亭点酒时。

(0)

僚佐再和复作二首·其一

雅步谁追鹤氅仙,峭寒真是酒家天。

谢庭最爱因风起,桓扇宁书遇象鲜。

远觉归巢禽翅重,静看当槛竹枝偏。

三吴此景宜增赏,飘瞥郊原似昔年。

(0)

十二月十日泛舟以北风寒回棹

云山冬瘦露精神,整棹溪边试问津。

悬坎带坻冰积厚,缘甍冒栋雪飞频。

出乘舴艋为龟手,归卧蜗牛分曲身。

已觉乌蟾不能活,阳熙早晚定回春。

(0)

次韵叔才幽居二首·其一

世涂艰险动难谐,学士深居但柏斋。

紫翠当门流水过,碧鲜遮槛好风怀。

角巾家巷便高枕,手板公廷厌没阶。

天地百年真逆旅,谁能巧宦役筋骸。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