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风杏雨。似此间才配、美人家住。
蛮峤参军,曾倩檀唇授吴语。
回首脂香消尽,在当日、还嫌词絮。
渺惊鸿雪印都空,且写《洛神赋》。如雾。隐眉妩。
看碧剩远山,瑶瑟谁鼓?
绿波绕户,偏迓侬来送卿去。
只有相思二字,绎不尽、哀笺愁谱。
闷听榜人唱出,喁喁尔汝。
柳风杏雨。似此间才配、美人家住。
蛮峤参军,曾倩檀唇授吴语。
回首脂香消尽,在当日、还嫌词絮。
渺惊鸿雪印都空,且写《洛神赋》。如雾。隐眉妩。
看碧剩远山,瑶瑟谁鼓?
绿波绕户,偏迓侬来送卿去。
只有相思二字,绎不尽、哀笺愁谱。
闷听榜人唱出,喁喁尔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哀愁。开篇“柳风杏雨”四字,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画卷中,轻柔的柳风与飘落的杏花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似此间才配、美人家住”,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江南女子的温婉与环境的和谐完美结合,暗示了女子如同这景致一般,既美丽又充满了故事。
“蛮峤参军,曾倩檀唇授吴语”一句,通过典故的引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女子的智慧与教养。这里的“檀唇”不仅指女子的红唇,更象征着她对语言艺术的掌握和传承。“回首脂香消尽,在当日、还嫌词絮”,诗人通过回忆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渺惊鸿雪印都空,且写《洛神赋》”两句,借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如雾。隐眉妩。看碧剩远山,瑶瑟谁鼓?”几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朦胧与静谧,仿佛在雾气中隐约可见的女子,以及那远处山峦与瑶瑟的琴声,都充满了神秘与美感。
“绿波绕户,偏迓侬来送卿去”描绘了女子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绿波环绕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情感的流转与离别的情绪。“只有相思二字,绎不尽、哀笺愁谱”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相思之情,这种情感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哀伤的书信来传递。
最后,“闷听榜人唱出,喁喁尔汝”以榜人的歌声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柳风杏雨,也寓意着情感的循环往复,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相思之情始终难以割舍。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景物、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衭襓展室青萍寒,一条秋汉溢波澜。
蛟龙水断犀陆剸,吴钩薛烛古所传。
泰阶九㝢胥晏安,欧冶之法谁则闲。
绝域尚武求精坚,铦锋三尺不可刓。
弱肉强食必佩旃,况彼穷奇肯离焉。
伊西大胜?纛搴,二酋仓皇駾走前。
获兹锐器群讶观,讯丑踉跄具致言。
剑藏霍集占身边,惟命是顾乃忍捐。
异封献馘师凯旋,彤庭奏进出匣看。
光芒诚觉星辰连,韬弆武库识岁年,保定诸部筹久全。
人之好奇有同然,颠倒名象图新鲜。
於船号庐斯庐耳,於室称舫又舫焉。
其实室庐与船舫,求真不得均幻传。
山馆有楼天半悬,因之曰舫较舫安。
出没涛山有静趣,泛滥云海无惊澜。
呼吸颢气游以天,何须驾之东瀛渤,远涉蓬莱方丈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