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西转缭垣通,吉戊春祈凛必躬。
五土封坛尊社稷,两圭有邸致钦崇。
乐宣太簇调元律,惠遍三农赞化工。
更冀鸿庥钖保定,献俘壝外报成功。
午门西转缭垣通,吉戊春祈凛必躬。
五土封坛尊社稷,两圭有邸致钦崇。
乐宣太簇调元律,惠遍三农赞化工。
更冀鸿庥钖保定,献俘壝外报成功。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仲春时节亲临祭拜社稷坛的庄严仪式。首句“午门西转缭垣通”,描绘了皇帝从午门西行,穿过环绕的城墙,前往祭坛的场景,充满了肃穆与庄重。接着,“吉戊春祈凛必躬”则强调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性和皇帝的亲自参与。
“五土封坛尊社稷,两圭有邸致钦崇”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祭祀的内涵。封坛以五土,象征对大地的尊重和对社稷的敬仰;两圭有邸,则体现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祭祀活动的崇高敬意。这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与农业的深厚信仰,也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结合。
“乐宣太簇调元律,惠遍三农赞化工”中,“乐宣太簇”指的是音乐的调和,通过音乐来调和天地之气,促进万物生长。“惠遍三农”则表达了对广大农民的关怀,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赞化工”则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认为它是万物生长的源泉。
最后,“更冀鸿庥钖保定,献俘壝外报成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祭祀能带来吉祥,保护国家安宁,并通过献俘(即献上战利品或俘虏)来庆祝战争的胜利,展现了一种军事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皇帝对于国家、农业、自然以及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是清代宫廷文化与宗教信仰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