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劳多佚未偿,桑榆无复系斜阳。
负薪有望前闻在,坦腹多能后事详。
每忆转蓬聊异县,不知埋骨定何乡。
旧时长径山头月,夜夜清光满屋梁。
尘世劳多佚未偿,桑榆无复系斜阳。
负薪有望前闻在,坦腹多能后事详。
每忆转蓬聊异县,不知埋骨定何乡。
旧时长径山头月,夜夜清光满屋梁。
这首诗是明代罗钦顺所作的《哭族祖壁翁(其二)》。诗人以哀伤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尘世劳多佚未偿,桑榆无复系斜阳。”描绘了尘世的劳苦与无奈,感叹时光流逝,无法挽留。诗人似乎在说,世间劳碌繁重,岁月无情,连夕阳也难以停留。
颔联“负薪有望前闻在,坦腹多能后事详。”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负薪”和“坦腹”的形象,表达了对先人遗志的追念与传承。负薪象征着艰苦奋斗,坦腹则暗示着后人对先人言行的详细记述与学习。诗人以此表达对先人精神的敬仰与继承。
颈联“每忆转蓬聊异县,不知埋骨定何乡。”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诗人借此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每回忆起亲人,就如同漂泊在外的蓬草,不知归宿在何方。这一联充满了对亲人离世的哀痛与无奈。
尾联“旧时长径山头月,夜夜清光满屋梁。”诗人将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月光如旧,照亮了屋梁,仿佛亲人在夜晚的月光下陪伴着自己。这一联以月光为媒介,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晓雾空鲙,两峰暗,灌丛烟涨。
伤暮景,我心惴惴,忧以恙。
老泪偷弹红袖侧,故人自在青霄上。
记当年残腊一杯羹,殷勤饷。慈仁寺,青衫漾。
兴诚院,瑶华唱。有栾州肥鲫,易州清酿。
门对西山教柱笏,人辞东观惟留杖。
愧孤臣编选本无长,恭陈状。
谁踞词坛,天下健者,独有董公。
曾北上燕台,东游越峤,南寻隋苑,西问秦宫。
慷慨悲歌,滑稽笑骂,左把刀钩右酒钟。
挥毫罢,令雪儿起舞,唱彻回风。君才十倍吴蒙。
更林下夫人兴致同。
看绿绮低弹,风吹鬓影,青蛾淡扫,月上眉峰。
放棹探梅,拥炉煨芋,乐事相于闺阁中。
还索取,将红桥锦字,好配林鸿。
一般明月夜。最春园花里,秋山林下。
玉阶如水,枕簟也消夏。三冬都告罢。
殿额广寒高挂。
顾影无人,只天边青女,相伴素娥寡。
我独徘徊旅舍。梦想游仙,飘渺阆风野。
冰丸一颗,品色冷相射。御风疑羽化。
何须歌舞台榭。
但买春醪,呼酒徒痛饮,编作客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