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秋草闭门深,世事年来口欲瘖。
文欠官衔谁著眼,命无时彩自劳心。
收书祇愿儿能读,得酒惟须客共斟。
幸有无弦琴挂壁,不容声处是知音。
芃芃秋草闭门深,世事年来口欲瘖。
文欠官衔谁著眼,命无时彩自劳心。
收书祇愿儿能读,得酒惟须客共斟。
幸有无弦琴挂壁,不容声处是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芃芃秋草闭门深",表达了诗人隐居于世俗之外,享受着自然赋予的宁静与安逸。"世事年来口欲瘖"则是对世间纷扰、喧嚣无尽的人事表示出一种厌倦之情,似乎想要远离这些喧哗。
接着两句"文欠官衔谁著眼,命无时彩自劳心"透露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人认为即便是有才华,也不必为那些外在的荣誉和地位所累,而命运又如同天定的彩云,不需过分劳神。
而"收书祇愿儿能读,得酒惟须客共斟"则展现了诗人对后代的一种期望与生活态度——希望子孙能够继承文化的薪传,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情怀,即便是有书籍或美酒,也只是为了与亲朋好友共同享用而已。
最后,"幸有无弦琴挂壁,不容声处是知音"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欣赏。即使是一把无弦的琴,只要能够在静谧中感受到那份超然与美好,便已经足够。在这里,"不容声处是知音"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审美情怀——真正懂得音乐之美的人,甚至不需要声音,就能在心中领悟那份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淡泊功名、传承文化以及艺术欣赏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宁静的哲学思考。
洞庭不生月,径可无此楼。
月出渺渺波,我在楼上头。
湖为涤我心,月为刷我眸。
涤刷两无尽,相与成湛秋。
月乃对仰卧,似欲载我浮。
君山来枕席,手引潇湘流。
澄洞露表里,毫发无潜幽。
却顾叫退之,底用多骚愁。
希文稍欲遣,果已能乐不。
余子固不记,古今几浮沤。
道人岂知道,乃能喜我留。
勉为吐此诗,庶免为楼羞。
季生贸然来,袖出手中字。
盘辟竞点画,邀我相指似。
我书本无法,敢为对以意。
观书如相人,神骨当有异。
肤立岂能久,中乾固难恃。
颜柳苏黄徒,天与君子气。
刻轹相耸削,跌宕转严毅。
正如冠剑臣,谈笑皆国计。
粪土弃么璅,空洞见胸次。
有时就欹偃,白眼青天醉。
却视黄泥人,颠倒灵娲戏。
以此常自足,穷老无悲喟。
有志我未能,敬为吾友遗。
双钩与悬腕,暇日请从事。
北游忽不乐,东来揽齐岱。
陆尽燕赵交,水送汶泗会。
祇有清济源,伏流隐支派。
亦如古达人,心迹有时晦。
群山尽朝岳,敢向不敢背。
峨峨灵威丈,揖我青霞外。
迓客遣片云,飞来若车盖。
挥手暂相谢,冰雪迫徂岁。
游倦思小休,胜济行未艾。
寄语雪中花,石上劳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