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六》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六》全文
明 / 史鉴   形式: 古风

贤王任孝理,下令许迎归。

谁知病已革,不绝仅如丝。

吁天代以身,刲股持作糜。

张目忽能视,言动如有知。

濒死得一见,惊号更相持。

哀声彻天地,旁人亦酸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在病重之际,其兄长为了救他,不惜割下自己的肉熬成粥给他食用,最终孝子奇迹般地苏醒过来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孝行的赞美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诗的开头“贤王任孝理,下令许迎归”,似乎是在描述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环境,王侯重视孝道,允许孝子们回归家庭,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孝行的推崇。然而,紧接着的“谁知病已革,不绝仅如丝”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孝子病情危急的情景,暗示了故事的悲剧性背景。

“吁天代以身,刲股持作糜”是全诗的核心部分,生动地展现了兄长为救弟弟不惜牺牲自我的壮举。这里,“吁天”表达了对上天的祈求,“刲股”则是割肉的意思,“糜”在这里指粥,整个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兄长割下自己的一块肉,熬成粥给弟弟食用的情景,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亲情和兄长对弟弟无尽的爱与牺牲精神。

“张目忽能视,言动如有知”两句,描述了弟弟在食用了哥哥的肉粥后,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甚至能够看到并做出反应,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恢复,更是心灵深处感动的体现,象征着亲情的力量超越了生死。

“濒死得一见,惊号更相持”则描绘了弟弟在生死边缘见到哥哥时的激动场景,两人紧紧相拥,共同面对生死的考验,这一幕充满了情感的张力,让人感受到人间真情的温暖。

最后,“哀声彻天地,旁人亦酸悲”两句,不仅表达了孝子和兄长之间的深情厚谊,也通过旁人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感人至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孝道的高度重视和对亲情力量的深刻认同,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颂扬的作品。

作者介绍

史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十贤祠

晋唐相望已千年,香火如今数十贤。

不见古人空再拜,祠堂西去有贪泉。

(0)

次韵程兄见寄

万事于吾一羽轻,未忘情处圣人清。

抵须赋奏长杨馆,只以诗为细柳营。

岁月凋零霜后叶,交游聚散水中萍。

短书忽到维摩室,未信已寒文字盟。

(0)

木稼

春日电光飞霹雳,元日奇寒雪盈尺。

销琼融玉夜色凝,赑屃穹林矗僵立。

鲛人泪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

霜皮溜雨冻不解,无人报与春风知。

晓光穿漏晴相射,锐士衔枚甲初卸。

山人不读五行书,未省木冰吁可怕。

(0)

感怀·其一

独擅松风一壑哀,竹门虽设为谁开。

宦情已矣随流去,老色苍然上面来。

已惯山居无历日,不知人世有公台。

天生此手终何用,只解持杯亦快哉。

(0)

社日次韵·其一

社日神林鼓,丰年处处祈。

水痕深浸谷,野烧暖生薇。

农务相寻急,吾诗不疗饥。

夜长閒扣角,亦喜饭牛肥。

(0)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其一

谁唤山民亦此来,苍浪犹带野田埃。

秋风吊古琴三叠,夜雨论文酒一杯。

巨笔泻成鹦鹉赋,细书飞过凤凰台。

恨君不入秋堂琐,校定雄文鼎亚魁。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