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擅松风一壑哀,竹门虽设为谁开。
宦情已矣随流去,老色苍然上面来。
已惯山居无历日,不知人世有公台。
天生此手终何用,只解持杯亦快哉。
独擅松风一壑哀,竹门虽设为谁开。
宦情已矣随流去,老色苍然上面来。
已惯山居无历日,不知人世有公台。
天生此手终何用,只解持杯亦快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感怀(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山居生活体验的诗句。
“独擅松风一壑哀”,表达了诗人独自享受着松林之中清风的哀愁,"哀"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感。"竹门虽设为谁开"则是说尽管家中有竹制成的门,但似乎已无人来访,反映出诗人的寂寞与期待。
"宦情已矣随流去"表明了对过往官场生活的淡然,"老色苍然上面来"则是形容岁月在脸上的痕迹,是时光流逝带来的自然印记。诗人通过这些字句,抒发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已惯山居无历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再去计较世俗日子。"不知人世有公台"则是说诗人已经不太关心世间纷争与功名利禄,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隐逸生活。
最后两句,“天生此手终何用,只解持杯亦快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在山中以酒为伴、享受简单乐趣的心境。"只解持杯"直白而自然,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归于本真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过往官场生涯的淡然。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观天造化,进取慕希夷。
刚柔中正扶持,五蕴乐无为。
灵育九阳嘉瑞,坤殿坎交离。
日中彩凤,翱翔江曲,万重水底觅乌龟。
紫雾弥漫岳顶,消息结冰肌。
巍巍体段清凉,风韵六神颐。
豁爽三光洞照,海角恣栖迟。
云间偃仰,陶陶无系,朗然恢廓旧容仪。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
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
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玄玄。
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
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
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
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