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招提院静照堂》
《题招提院静照堂》全文
宋 / 李常   形式: 古风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

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常在招提院静照堂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于宁静与动乱、自然与世俗之间对比的深刻思考。

首句“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描绘了静照堂所在环境的壮丽与宏伟,通过“藻户”(装饰华丽的门窗)和“飞甍”(高耸的屋檐),展现出建筑的精美与气势,同时“通漕”与“重城”则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的悠久。

接着,“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表达了诗人对静照堂建成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远方的向往,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以及穿着简朴与面对艰难环境的坚韧,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决心与毅力。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揭示了诗人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渴望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我,追求心灵的丰富与充实。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表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的不理解或怠慢,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为静照堂增添光彩,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与高尚情操。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描绘了都市中人们追逐名利的景象,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指出即使是隐居山林的修行者,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暗含了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反思。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表达了诗人认为唯有内心的平静才能洞察纷扰世界的本质,强调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从容。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提醒自己珍惜时光,不负所建之堂的名声,体现了诗人对事业与责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照堂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比,展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常
朝代:宋

(1027—1090)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公择。仁宗皇祐进士。神宗即位,除秘阁校理,右正言、同管勾国子监。力诋熙宁新法,免校理,通判滑州。后历知鄂湖齐等州、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太常少卿。哲宗时进户部尚书。以反对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事,出知邓州,徙成都,至陕暴卒。少读书于庐山白石庵僧舍,仕则藏书山中,凡九千余卷,号“李氏山房”。有文集及《元祐会计录》等。
猜你喜欢

寄姚子中

懒趋青琐备朝班,焚却银鱼挂铁冠。

琪树有枝空集燕,竹花无实谩栖鸾。

汉廷将相思王允,晋代衣冠托谢安。

圣世只今多雨露,上林芳草似琅玕。

(0)

清明游陈氏园亭

村村花柳暗晴川,百五时光过客然。

绿暗园林尚佳节,清明亭馆自新烟。

喜逢熟食传遗俗,怕著新衣学少年。

惆怅东阑花似雪,人生底处胜尊前。

(0)

端午

今年重午住京华,一寸心情万里家。

楚些祇添当日恨,戎葵不似故园花。

案头新墨题纨扇,墙外高门响钿车。

朋侣萧疏欢事少,谁令衰鬓受风沙。

(0)

咏尘

春城花露欲生泥,十二街头漫漫飞。

落絮游丝共无赖,半粘香汗半罗衣。

(0)

三马图

豹股龙膺百战馀,凌烟长藟载璠玙。

时平不出横门道,愿为君王驾鼓车。

(0)

题泛舟图

江云生白石,水木澹幽姿。

双松出丛薄,翠色集遥枝。

落日明极浦,楚岫正参差。

美人鼓兰枻,岁晏将何之。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