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
《端午》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今年重午住京华,一寸心情万里家。

楚些祇添当日恨,戎葵不似故园花。

案头新墨题纨扇,墙外高门响钿车。

朋侣萧疏欢事少,谁令衰鬓受风沙。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师道所作的《端午》诗,以端午节为背景,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联“今年重午住京华,一寸心情万里家”,开篇点明时令与地点,端午佳节之际,诗人身处京城,内心却满溢着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一个“住”字,既指实际居住,也暗含着心灵的归宿感,而“一寸心情”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将个人的情感放大至极致,与“万里家”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距离与思乡之情的强烈反差。

颔联“楚些祇添当日恨,戎葵不似故园花”,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这里的“楚些”借用了屈原《楚辞》中的典故,象征着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祇添当日恨”则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增添的遗憾与痛苦。而“戎葵不似故园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家乡之花的独特与珍贵,强调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深深眷恋。

颈联“案头新墨题纨扇,墙外高门响钿车”,转而描写诗人端午节的生活场景。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诗人以新墨题扇,既体现了节日的习俗,也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墙外高门响钿车”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街景,与前文的孤独与思念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朋侣萧疏欢事少,谁令衰鬓受风沙”,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孤独与哀愁的情绪。在端午佳节,诗人身边的朋友稀少,欢乐之事难得,这不仅是因为节日的特殊性,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一句“谁令衰鬓受风沙”则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端午》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改王智兴诗

三十年前一乞儿,荆公曾为替梅诗。

如今输了无人替,莫向金陵更下棋。

(0)

送翁县丞赴部·其二

昔坐甘陵党,频年堕崄巇。

斯文今烜赫,隐吏已衰迟。

俊茂推之子,飞腾值圣时。

诸公宜改观,相国旧深知。

(0)

嘲萤

孤光辞腐草,强拟帖天飞。

中路霜风急,还寻腐草归。

(0)

即席送吕居仁

一樽相属两华颠,落日临分更泫然。

蹀躞鸣珂君得路,伶俜散策我归田。

近闻南国生涯尽,厌见西江杀气缠。

欲买扁舟吴越去,看山看水乐馀年。

(0)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二

马革包尸誓此生,岂知今日塞尘清。

强随举子论兵要,直为君王下诏明。

老将犹能贾馀勇,少年未分怯先声。

元戎十乘他时事,莫厌边亭夜报更。

(0)

次韵苏彦师见寄

长年眼力怯看书,每见先生愧腹虚。

犹觉是身多净业,欲投禅客问真如。

向来水驲分襟罢,常记河梁握手初。

从此论交同毕杜,巷南巷北莫相疏。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