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小桂丛,著花无旷月。
月行晦朔周,一再开复歇。
初如醉肌红,忽作绛裙色。
谁人相料理,耿耿自开落。
有如贫家女,信美乏风格。
春风木芍药,秾艳倾一国。
芳根维无恙,岁晚但枯蘖。
窗前小桂丛,著花无旷月。
月行晦朔周,一再开复歇。
初如醉肌红,忽作绛裙色。
谁人相料理,耿耿自开落。
有如贫家女,信美乏风格。
春风木芍药,秾艳倾一国。
芳根维无恙,岁晚但枯蘖。
这首诗描绘了月桂花的生长与凋谢过程,充满了自然界的诗意与哲理。
首句“窗前小桂丛,著花无旷月。”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景象,月桂花在窗前的小丛中绽放,没有空缺的月份,暗示着它的花期之长。接着,“月行晦朔周,一再开复歇。”以月亮的盈亏周期来比喻花开花落的循环,富有韵律感和时间的流转感。
“初如醉肌红,忽作绛裙色。”描述了月桂花从浅红到深红的变化,如同少女从羞涩到自信的过程,色彩的转变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生命力。接下来,“谁人相料理,耿耿自开落。”则表达了月桂花独立生长、自开自落的自然状态,体现了生命的自主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有如贫家女,信美乏风格。”将月桂花比作贫家的女儿,虽然美丽却缺乏贵族的风范,暗示了它虽美却不受重视的命运。最后,“春风木芍药,秾艳倾一国。”对比了木芍药的繁华与月桂花的平凡,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月桂花虽不夺目却自有其美的赞美。
“芳根维无恙,岁晚但枯蘖。”收尾处,诗人关注的是月桂花的根部,即使在岁月的尽头,根部依然健康,预示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月桂花的独特魅力和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韵胜江梅,笑杏俗桃粗,空眩妖艳。
尽屏铅华,天赋翠眉丹脸。
门闭昼永春长,看燕子、并飞撩乱。
叹岁华若箭频换。
深院有谁能见。
夜来初得同相荐。
便门阑、瑞烟葱茜。
天然素质真颜色,直是惊人眼。
曾向众里较量,似六个、骰儿六点。
应自来恨闷,和想忆,都消散。
醉竿直。
一叶扁舟漾碧。
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
渔乡共水国。
都属沧浪傲客。
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
飘然去无迹。
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
盈钩香饵鱼争食。
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
占江南江北。
堪恻。
利名积。
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
须知此乐天无极。
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
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护霜云澹兰皋暮,行人怕临昏晚。
皓月明楼,梧桐雨叶,一片离愁难翦。
殊乡异景,奈频易寒暄,屡更茵簟。
案牍纷纭,夜深犹看两三卷。
平川回棹未久,简书还授命,又催程陵,贡浦南游,桃江西下,还是水行陆转。
天寒雁远。
但独拥兰衾,枕檀谁荐。
再促征车,月华犹未敛。
形势地。
岳阳事见图记。
因山峭拔耸孤城,画楼涌起。
楚吴巨泽坼东南,惊涛浮动空际。
半天楼栏翠倚。
记人凤舸难紧。
空馀细草没章华,但存故垒。
二妃祠宇隔黄陵,精魂遥接云水。
蟹鱼橘柚渐上市。
是当年屈宋乡里。
别有老仙高世。
袖青蛇屡入。
都无人对。
唯有枯松城南里。
夭桃弄粉,繁杏透香,依然旧日颜色。
奈彼妒花风雨,边阴过寒食。
金钗试寻妙客。
正昼永、院深人寂。
善歌更解舞,传闻触处声藉。
当日后游时,屡向平康,吟咏共题壁。
自后纵经回曲,难寻阿姨宅。
芳华苑,罗绮陌。
怎断得、怪踪狂迹。
惯来往,柳外花间,莺燕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