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隐君挽诗》
《张隐君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yǐnjūn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chùshìfēixuéfēiguǒshēn

zhōngshítiāndìngjūnchén

āntángqiányuèzhěnshàngchūn

shìyìngjiāyǒuzhǐhuóqiānr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张隐君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张隐君学问修养的敬佩以及对其人生智慧的肯定。首句“触事无非学”,赞扬张隐君无论面对何种事物都能从中学习,体现出他的博学和不断求知的精神。次句“非儒果误身”暗示张隐君并非仅仅局限于儒家思想,而是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和独立的人格。

第三句“体中识天地”,进一步赞美张隐君的内心世界广阔如天地,他能洞察自然与社会的规律。第四句“笔底定君臣”,则称赞他在文字中展现出的智慧,能够清晰地划分君臣之义,显示出他的道德文章。

第五、六句“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描绘出张隐君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即使在安乐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如同春夜枕上,心境悠然。最后两句“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张隐君的学问和人格魅力不仅影响了个人,更是如同春风化雨,滋养了无数人的生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张隐君的学问、智慧和人生态度为主,展现了诗人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行路难·其四十三

此地招寻独有君,惊看须鬓雪纷纷。

姓名祗许孙嵩识,莫遗通村父老闻!

(0)

行路难·其二十

望见星岩泪已潸,稽呵有吏认愁颜。

端州太守曾相识,一字包羞许过关。

(0)

别羊城

朝承书讯故人移,为报临轩试有期。

去国已甘梅尉隐,好官重超木天思。

星邀使节还霄汉,秋老菩提别祖师。

荒寺九旬成底事,游装初刻难馀诗。

(0)

广州杂诗·其四

岭南财赋罄徵求,使者还劳费括搜。

仗节仍称周内史,鬻钱祗给粤诸侯。

门前桃李谁为主,海底珊瑚已尽收。

骑马健儿能荐士,上供曾否到端州?

(0)

得刘客生信

别君荒署露华凝,寒月清樽涕不胜!

长虑一杯成永诀,可怜万死见中兴!

玉关岂料生能入,仙阙唯馀我未升!

多少故人麟阁上,如卿兄弟最先登。

(0)

续哀·其一

三年两遇难,时势岂全非!

文物从今盛,坚贞自古稀。

几人辞马革,何处问乌衣?

血碧江南草,离离未可归!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