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门几日断行踪,新霁欣然路小通。
晚萼有情开宿雨,长林尽日舞高风。
后皇佳植宁无橘,鸾凤求栖亦有桐。
不惜园林娱逐客,此情谁似主人翁。
园门几日断行踪,新霁欣然路小通。
晚萼有情开宿雨,长林尽日舞高风。
后皇佳植宁无橘,鸾凤求栖亦有桐。
不惜园林娱逐客,此情谁似主人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的园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荒废之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生机。园门不再封闭,新霁(可能指初晴或春雨)之后的小路重新变得通畅。晚开的花朵似乎有情地在宿雨中绽放,而长林中的树木则随着高风起舞。这段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复苏与活力。
诗人提及园内并没有贵族才会种植的橘树,但却有鸾凤栖息的桐树。这个细节可能反映了园主的品味或其对传统价值观的态度,更加注重自然之美而非物质象征。
最后两句表达了园主人对于客人享受这片园林的情感,没有吝啬,也没有特别的私藏。这里体现了一种豁达与慷慨,似乎在暗示园主对朋友和自然有一种超然的欣赏和分享。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主人态度的揭示,展现了一个和谐共存、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