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不知更,终宵乱鼓声。
荒厨无鼠入,远树有鸡鸣。
鼾睡嗟僮仆,欢言隔友生。
此时正愁绝,窗月下纵横。
村落不知更,终宵乱鼓声。
荒厨无鼠入,远树有鸡鸣。
鼾睡嗟僮仆,欢言隔友生。
此时正愁绝,窗月下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驿站中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驿站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以及诗人内心的愁绪。
首句“村落不知更,终宵乱鼓声”描绘了驿站所在村落的荒凉景象,夜晚的鼓声打破了宁静,显得杂乱无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接着,“荒厨无鼠入,远树有鸡鸣”两句,通过对比荒凉的厨房与远处树上传来的鸡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冷清,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鼾睡嗟僮仆,欢言隔友生”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驿站中的仆人与朋友,通过“嗟”和“隔”这两个字,表达了诗人对仆人沉睡、朋友相隔的感慨,既体现了对周围人的关心,也流露出自己孤独无助的情绪。
最后,“此时正愁绝,窗月下纵横”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他面对着窗外的月光,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愁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驿站环境的荒凉与寂静,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
猗,君子,道为贵。贪夫所钦,驷马高盖。
东家虽椎牛,不如西家齑。
虽有文马千驷,不如西山啜薇,猗嗟富贵良何为。
瞻彼青青兮陌上林,秾华灼灼兮一何早。
凉风有时漂摇来吹汝,坐见凄凄白露满芳草。
愿采青松寄情亲于远道。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朝复夜。
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臣之壮也。
似落魄相如,穷居仲蔚,寂莫守蓬舍。
江南好,未免閒情沾惹。风光又近春社。
茶铛药碓残书卷,移趁半江潮下。无广厦。
听快拂花梢,燕子营巢话。香销烛灺。
看丁字帘边,团团寒玉,又向板桥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