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女赠牵牛诗》
《织女赠牵牛诗》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

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

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

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

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īzèngqiānniúshī
nánběicháo / shěnyuē

hóngzhuāngmíngjìng

èrběnxiāngqīn

yòngchíshīdiǎnhuà

zhàorén

wǎngqiūsuīzhào

zhàoháichén

chénshēng

péngshǒuduìjīn

dōnghán

níngdàoyángchūn

chūshāngyúnzhì

zànfèngjīn

shījīnchéng

měix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织女对牵牛的思念之情。开篇"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即点出了女性化妆时对镜子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如同她与远方牵牛的情感一样不可或缺。

"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一句则表达了织女在日常的打扮过程中,虽然使用着镜子和化妆品,却无法借此消除内心对远方伴侣的思念。这里的“不照”并非指不使用镜子,而是即便照了镜子,也无法带来温暖,只能感受到孤独与冷清。

"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这两句诗则透露出织女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这种回忆如何迅速被现实中的孤寂所代替。“一照”指的是偶尔的一瞥,而“还尘”则是比喻着美好的记忆最终还是会随风逝去,无法长久。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这两句表达了织女心中的哀愁,她已无力再去清理那些灰尘(即生活的烦恼),只能孤独地站在河边(河津)发呆。这里的“蓬首”形象强烈,传递出一种无助与沮丧。

"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则是织女在严冷的冬夜感慨万千,她无法将这般寒冷比作温暖的春日,这里“宁遽”表达了一种绝望的情绪。

最后两句"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则是对织女与牵牛偶尔相见时那份珍贵的记忆。她在短暂的相聚中接受了来自爱人的衣物(这里指的是某种礼物或信物),这种温馨的瞬间虽已成为过往,但每次回想起来,仍旧如同初遇一样充满新鲜感。

整首诗通过织女对化妆、镜子以及与牵牛相聚时的点滴记忆,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于爱情的无奈与眷恋。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送王衢之任德之推官

从军重叠继家声,雅称风流旧信灵。

功业即看辉圣日,科名先已应台星。

丝蚕地说连河朔,戎马尘闻近虏庭。

正是穷秋雨多际,不堪回首向郊坰。

(0)

送王专著作之任犀浦

西山宰字选清强,东观修文辍佐郎。

濯锦江边趋郡府,浣花溪上问封疆。

半年讼必消民境,数月歌应彻帝乡。

百里旧闻风物好,公馀遥想入篇章。

(0)

送王专王衢之许下自维扬谒孙学士王舍人

蹇驴并跨引羸僮,两地迢迢谒至公。

才力互相鹦鹉敌,交情深与鹡鸰同。

薛能诗在僧楼上,张祜名题酒肆中。

到日知君寻赏处,醉吟还可继遗风。

(0)

和酬李殿院以野将游吴蜀二首·其二

携得筇枝背得琴,欲浮蜀浪陟吴岑。

本期胜境酬双眼,却恨虚名阻片心。

出似蓬飘宁免醉,住如匏系不妨吟。

重酬雅咏重思想,太守相留意最深。

(0)

依韵和酬用晦上人见题所居

陋巷西邻召伯祠,入城流水透疏篱。

雨来石室琴先觉,春去松庭鹤不知。

薜荔交加侵瓮牖,莓苔斑驳绕盆池。

草堂近日犹增价,添得汤休两首诗。

(0)

和叠山先生韵·其一

万叠青山只么青,从容时止又时行。

斯文未丧予何畏,举世随流我独清。

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

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