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梅圣俞,及此将十载。
洛下聚英豪,文华富如海。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
何意幕中客,新违江上宰。
材高虽用晚,大器终有在。
三公识者多,荐拔可立待。
栖栖九衢里,尘土增厌殆。
相逢恨知晚,乍似去贫馁。
邻居幸见过,沃此胸礧磈。
耳闻梅圣俞,及此将十载。
洛下聚英豪,文华富如海。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
何意幕中客,新违江上宰。
材高虽用晚,大器终有在。
三公识者多,荐拔可立待。
栖栖九衢里,尘土增厌殆。
相逢恨知晚,乍似去贫馁。
邻居幸见过,沃此胸礧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赠梅圣俞》,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圣俞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
诗的开篇“耳闻梅圣俞,及此将十载”,表达了诗人与梅圣俞相识已久,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之久,奠定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基础。接着,“洛下聚英豪,文华富如海”描绘了梅圣俞所在之地人才济济,文采斐然,犹如海洋般丰富,展现了梅圣俞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进一步强调了梅圣俞的名声不仅在文坛响亮,在朝廷也颇具影响力,暗示其未来有望进入高层政治圈。然而,“何意幕中客,新违江上宰”转折点出现,诗人意外得知梅圣俞近期调任江上,担任地方官职,这一变化让诗人感到意外和遗憾。
“材高虽用晚,大器终有在”是对梅圣俞才华的高度认可,即便目前的职位不如预期,但诗人坚信梅圣俞的才能终将得到充分施展。接下来,“三公识者多,荐拔可立待”表达了对梅圣俞被更多高层官员赏识和推荐的期待,预示着梅圣俞未来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最后,“栖栖九衢里,尘土增厌殆”描绘了梅圣俞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压力和疲惫感。“相逢恨知晚,乍似去贫馁”则表达了诗人因与梅圣俞相识较晚而感到遗憾,同时也担心梅圣俞在新的职位上可能会面临贫困或饥饿的困境。最后,“邻居幸见过,沃此胸礧磈”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再次与梅圣俞相聚,以缓解心中的忧虑和不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圣俞才华、名声、仕途变化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其未来的期许和担忧,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朋友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