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明本寂然。随通随感,应赴诸缘。
头头认得这些儿,动也方圆。静也方圆。
日用无私不着边。清虚消息,此法堪传。
指人顿悟入无为,行也忘言。坐也忘言。
一点灵明本寂然。随通随感,应赴诸缘。
头头认得这些儿,动也方圆。静也方圆。
日用无私不着边。清虚消息,此法堪传。
指人顿悟入无为,行也忘言。坐也忘言。
这首元代尹志平的《一剪梅·述怀赠柳先生》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心灵深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一点灵明本寂然"开篇,点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清净的灵明状态。"随通随感,应赴诸缘"则强调这种灵明能顺应各种境遇,随缘而应。
"头头认得这些儿,动也方圆,静也方圆",意指无论在动态还是静态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圆融和不变,体现出禅修者的境界。"日用无私不着边"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无私无我、超越世俗边界的境界。
"清虚消息,此法堪传",表明作者认为这种清静虚无的修行方法值得传承。最后两句"指人顿悟入无为,行也忘言,坐也忘言",传达出通过这种修行,人们可以达到瞬间领悟、无为而治的境地,行动和静坐都无需言语来表达其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词以禅宗理念贯穿,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尹志平对于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和修行体验。
苇湾昔再至,先雨后过晴。
重寻亦雨中,含泪花盈盈。
今来荷未出,雪尽葭始萌。
朋欢既一新,物态还迭更。
独喜八十翁,犹能守轩楹。
旧游数朝士,约略记姓名。
却怪非花时,命俦顾出城。
山春不可即,况更新堤横。
低徊壁上题,迤逦水次行。
喧寂各取适,宁复知衰荣?
将诗当禊序,俯仰谁无情?
何郎书画王郎酒,迟暮相怜兴不衰。
自昔忧天宁过计,只今思旧忍重披?
宣南老我巢痕觅,海上如君禊饮期。
留墨他年更成忆,改元宣统暮春时。
晓月尚挂户,趣起观操兵。
千骑空市出,铠仗初阳明。
今日西元日,岁例谁实程?
整旅将司令,大豪以众并。
亦如赴敌时,捆载随之行。
隆隆台炮作,枪队连珠鸣。
乐止忽雷动,欢呼群贺正。
卫民国所事,众志宁非城?
尚武乃有备,勖哉吾侨氓!
昔我去国日,当君出守年。
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
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
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
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
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
顷登水云亭,望古风涛边。
三宿那免恋,酒阑逾缠绵。
欲从君人城,愁闻鼓填填。
今夕月有食,不如江上眠。
君行渡此江,我会杖孥前。
回看大顶石,有诗请留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