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亦六朝变,声口皆馀波。
济之以浑淳,沛然遂成河。
中叶李杜兴,巍然萃其英。
古风赖一回,雄才砥沧溟。
晚唐又渐靡,清声徒泠泠。
作者岂不勤,气习良难胜。
五代更无闻,宋朝且未评。
唐亦六朝变,声口皆馀波。
济之以浑淳,沛然遂成河。
中叶李杜兴,巍然萃其英。
古风赖一回,雄才砥沧溟。
晚唐又渐靡,清声徒泠泠。
作者岂不勤,气习良难胜。
五代更无闻,宋朝且未评。
此诗《论诗呈双鱼(其七)》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是对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深刻反思与评价。
诗中首先提到从唐朝到六朝,诗歌风格经历了变化,声音和内容都受到了前代的影响。接着,诗人强调了诗歌创作需要融合浑厚与淳朴,才能如江河般浩荡。唐朝中期,李白与杜甫的崛起,使得诗歌达到了高峰,他们的才华如同砥砺沧海,推动了诗歌的发展。然而,到了晚唐时期,诗歌开始走向衰落,只有清冷的声音在回响,尽管作者们勤奋努力,但难以克服时代风气的影响。五代时期,诗歌创作似乎陷入了沉寂,直到宋代,对这一时期的诗歌评价还未形成定论。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风貌,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发展脉络的洞察,以及对诗歌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
衮衣日月炳当轩,光逮刍荛采众言。
内外修攘明治体,忧勤终始养心源。
英髦瑞列霜中干,治化春回雪里根。
愿溥需云苏物槁,九垓滂沛洽君恩。
羲之趁姿媚,鲁公尚气节。
黄家妙画兼数体,圜转之中有卓绝。
天涯明日一阳生,茅斋孤坐昼掩门。
有客袖示三四纸,如睹天上五色云。
嗟余老矣岂能事书法,有会心处赏之不能辍。
此书当与造化侔,生意浩然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