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
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
草靸纻衫并竹扇,石榴罂粟又戎葵。
猫生三子将踰月,卧看跳嬉亦一奇。
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
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
草靸纻衫并竹扇,石榴罂粟又戎葵。
猫生三子将踰月,卧看跳嬉亦一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情景。诗人以淡定从容的心态,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对贫穷无奈的坦然接受。
"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山中放鸭,日暮时分归来的情景。"腊"指的是夏季,这里用"腊残时"形象地表达了初夏时节的到来。
"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即使生活贫困,也无需羞愧,因为夏天虽然短暂,但它也有着不输于春天的美丽,这正如古代就有人歌咏夏日之美。
"草靸纻衫并竹扇,石榴罂粟又戎葵。"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初夏时节的生活情景。他穿着草织成的粗糙衣服,持竹制品的扇子以应对炎热的天气,同时享受着石榴、罂(一种发酵饮料)和粟(谷物)等农家食物,以及戎葵(一种植物,可食用)的美味。
"猫生三子将踯月,卧看跳嬉亦一奇。" 最后两句则写了诗人观察到家猫生的三只小猫,它们即将学会爬树追逐月亮的活泼可爱模样,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欣慰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贫困中仍能保持一份宁静与喜悦的情怀,以及他对于生命美好的观察与感悟。
梁园先生夷山曲,斸地开轩种脩竹。
千竿森立隔尘嚣,十里苍云净炎燠。
弹琴焚香意不俗,满卷佳章咏淇澳。
有时曳杖冠峨峨,披拂幽丛逸兴多。
樽罍每置清阴里,日待嵇阮来经过。
高挂幽轩一凭几,绕屋娟娟翠如洗。
莫遣家僮扫落花,恐损庭前青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