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
《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

遥知绝戎事,水味有槎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kāngbǎidāngdōujiān
sòng / méiyáochén

chéngxiàhànjiāngliúcāngzhàobìnqiū

shānchuānbāochǔsāifēngjīngzhōu

shìtīngqīngzhēnhuàjiǎochóu

yáozhījuéróngshuǐwèiyǒuchátóu

注释
城下:指城市下方,此处指汉江边。
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之一,流经湖北。
沧波:深青色的波浪,形容江面泛起的秋水。
楚塞:古代楚国的边疆地区。
荆州:古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砧:捣衣石,古代妇女用来捣洗衣物的工具。
画角:军中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凄厉。
绝戎事:停止战争。
槎头:地名,位于湖北,以其水质闻名。
翻译
汉江之水在城下流淌,秋意透过苍茫波光映照鬓发。
山川环绕着古老的楚地边塞,这里的风景仿佛荆州旧时风貌。
试着聆听那清脆的捣衣声,又怎能比过悠扬的号角声中的哀愁。
遥想远方,战事已止,只觉江水味道中带有槎头特有的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通过对汉江流水、秋水苍茫的描绘,寄寓了对友人赴任武当的离别之情。"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以江水比喻时光流逝,暗示友人的离去,同时也映照出诗人自己在秋日里的感怀。接着,"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描绘了武当一带的壮丽山川和独特的风貌,暗示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通过清脆的捣衣声和凄凉的号角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与对远方的担忧。最后两句"遥知绝戎事,水味有槎头",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远离战事的武当能享受到宁静的生活,同时借"槎头"这一典故,寓意友人能像江中的木筏一样,顺流而下,平安抵达。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既表达了送别的深情,又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的诗作。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夜坐庭前栖鸟乍惊

侧识安巢意,那堪绕树悲。

风寒难自稳,月白更须疑。

乌鹊仍三匝,鹪鹩但一枝。

卑栖复如此,何有上林思。

(0)

被逮道中别舅氏归

殊方秋更苦,失路暂相将。

身世悲江夏,轩车感渭阳。

勿传三木惨,骤使二亲伤。

会有生还日,心无愧彼苍。

(0)

慰马子足疾

汉帝群臣侍,居然司马贤。

那能多病后,不废子虚篇。

凤鸟人争览,云霄翼可怜。

千金善自保,清庙待朱弦。

(0)

满江红

少日交游,屈指数、零丁有几。

堪痛是、召平老去,子安又逝。

宿草已干红泪迹,才人易郁青霞气。

叹人生,华屋与山丘,须臾耳。南皮宴,今休矣。

西江客,归犹未。讶西华葛帔,一寒至此。

风雪漫天空踯躅,江湖到处增憔悴。

问年来,多少死生愁,长江水。

(0)

添字浣溪沙.即事

书带垂垂拂槛青。杜鹃枝上露华零。

半晌凭栏无一语,数春星。

斟酌新题频搁笔,推敲险韵屡挑灯。

听得唤眠佯不应,待诗成。

(0)

踏莎行.轻筠阁旧韵示江萍

绕树游丝,入帘香雪。东风薄幸催春别。

欲描衣上并头花。生憎花底双栖蝶。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朦胧一片凄凉月。

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