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树游丝,入帘香雪。东风薄幸催春别。
欲描衣上并头花。生憎花底双栖蝶。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朦胧一片凄凉月。
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
绕树游丝,入帘香雪。东风薄幸催春别。
欲描衣上并头花。生憎花底双栖蝶。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朦胧一片凄凉月。
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离别的哀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绕树游丝,入帘香雪”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游丝轻盈,香雪飘洒,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东风薄幸催春别”一句,将东风拟人化,赋予其薄幸的性格,暗示了春天的短暂与离别的必然,为全词定下了哀婉的基调。
“欲描衣上并头花”表达了主人公想要留住美好瞬间的愿望,但“生憎花底双栖蝶”又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想留下美好,也难以避免如蝴蝶般双宿双飞的短暂与分离。“好句吟成,宝钗敲折”则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情感激荡中创作诗歌,却因情绪过于激烈而导致宝钗折断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朦胧一片凄凉月”将情感推向高潮,月色朦胧,更添了几分凄凉,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哀愁。最后,“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则点明了主人公对梦境的依赖与恐惧,梦中的美好只能在清醒时成为更深的痛苦,表达了对现实与梦想之间不可逾越鸿沟的无奈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离别与失去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