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
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
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
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
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迷人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柳洲寺下丝竹繁”写出了柳洲寺周边音乐悠扬,气氛热闹;“苏小墓边风日暄”则提及了著名美女苏小小的墓地,春光融融。接下来,“天开十里水如镜”运用比喻,形容湖面开阔平静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则通过雨后花开的生动景象,暗示着诗人对美景的赞赏与感叹。
“画船夜听孤山鹤”描绘了夜晚在画舫中聆听孤山鹤鸣的意境,增添了神秘与宁静;“铁苗晓惊天竺猿”则以清晨的猿啼,衬托出环境的幽深和诗人的心境。最后两句,“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聚,共赏美景,举杯畅谈的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景致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对于江南风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詹叔好古者,卓立自既冠。
有如骐骥儿,一纵不可绊。
近闻治周易,颠倒爻象彖。
此书号精微,义与天地贯。
吾知子之道,不止今所叹。
新诗溢巾幅,见寄警庸懦。
喷薄百丈泉,峭绝万仞岸。
感激气为振,把诵手屡盥。
阴风吹寒城,岁暮云物换。
丈夫及壮时,功名当照烂。
无为但默默,饱食大躯干。
为报乏琼玖,君其取章断。
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
上有金仙庐,凌虚结楣棼。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
壮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曛。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
春风杖藜客,同到石桥边。
引袖披云木,携樽俯涧泉。
岩花聊采摘,野器不雕镌。
俯仰元和内,熙恬太古前。
草心柔可绾,蒲叶密于编。
涧麀来窥坐,沙鸥不改眠。
濛濛桃李雨,幂幂薜萝烟。
舞类雩祠日,吟非楚泽年。
鱼跳闻急管,鸟语似幺弦。
紫翠羞薇蕨,清香袭蕙荃。
乱流时揭厉,微径巧萦穿。
德义心诚服,山林性所便。
敢令然诺负,直以事为牵。
圯下履终跪,溱边裳且褰。
春醪可益酿,况有帛戋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