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
上有金仙庐,凌虚结楣棼。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
壮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曛。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
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
上有金仙庐,凌虚结楣棼。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
壮观良跂予,夙驾惭后君。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曛。
泛潋白正醴,飘飖轻练裙。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
一写沈郁忧,怀古何足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俯瞰四周尘埃弥漫的景象,感受到金仙庐的神圣与超然。诗人回忆曾听闻有人登顶远眺,能看到太行山的云雾缭绕,令人心生向往。他自愧未能早些前来,而此时正值炎炎夏日,烈风吹过,湖面泛起涟漪,轻盈如练裙。想象中,昔日箫鼓喧闹的地方如今显得寂寥,似乎还能听到隐约的乐声。诗人借此抒发内心深沉的忧虑,感叹历史遗迹,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游历古迹引发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虬须天人世不有,两河股裂群凶手。
健儿谁复知大家,养子朝朝饮牛酒。
庙堂坐论赞皇公,三镇便同牛马走。
濯手为雨噫为风,斡旋六合臂运肘。
奇章器仅等罍樽,公人中龙彼犬豚。
数百年来号牛李,气塞不堪今重论。
感时念古寸心切,更觉会昌勋业尊。
未应精爽焄蒿尽,试哦楚些招断魂。
世间潢潦水,可叹无根源。
盈满涸可待,骤雨空翻盆。
鹅峰此邦镇,秀润草木繁。
泄为石井泉,永与天地存。
平湖十顷开,风漪绿荷翻。
意共一脉落,高下相吐吞。
清游二三丈,归途月黄昏。
咫尺阻同集,笑我真惮烦。
相期一朝去,雷电当飞奔。
鞭龙起为雨,微功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