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垣梧竹抱幽虚,吏散萧然似隐居。
风冷池亭犹岸帻,日斜窗几有摊书。
身依明主忻难遇,官佐戎机愧自疏。
有美东曹称独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省垣梧竹抱幽虚,吏散萧然似隐居。
风冷池亭犹岸帻,日斜窗几有摊书。
身依明主忻难遇,官佐戎机愧自疏。
有美东曹称独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此诗描绘了明代官员王廷相在部斋闲居时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首联“省垣梧竹抱幽虚,吏散萧然似隐居”以梧竹环绕的省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仿佛诗人已远离尘嚣,如同隐士般静谧。颔联“风冷池亭犹岸帻,日斜窗几有摊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池亭中,微风吹拂,日光斜照,他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展现了其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颈联“身依明主忻难遇,官佐戎机愧自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庆幸自己能够侍奉明主,感到荣幸;另一方面,作为官佐参与军事事务,却因疏于政务而感到惭愧,流露出对职责的深思和自我反省。
尾联“有美东曹称独步,腐儒何幸接簪裾”则赞美了同僚周伯明寅长的才华出众,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幸运,能与这样的人为伍,虽身为腐儒,却也感到荣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送客过樊溪,停桡退谷口。
不见元次山,静立踌躇久。
巉岩两石峰,犹疑入户牖。
杯湖正宜泛,堙塞仅盈肘。
粪壤瘗杯樽,勿复堪赌酒。
扁舟泛然者,长歌挈敝笱。
浩无风尘意,将恐是聱叟。
自知干进客,对面弗敢扣。
从之人甚远,惭颜为之厚。
武昌非昔人,望绝不得友。
它时赋归欤,湖谷定吾受。
此心介如石,自誓向樊母。
二千逆数到春秋,战国兴亡一转眸。
垒壁讵销埋蚌壳,劫灰宁烬斩鹅头。
坟缘开发金成范,殿为焚修瓦出沟。
哨矢燋铜伤我意,古来争战几曾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