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哉云中鹤,矫矫乘风翔。
亮音振天表,光洁凌秋霜。
一朝堕凡想,误入鹅鹜行。
敛翮独惆怅,羞闻称凤凰。
惜哉云中鹤,矫矫乘风翔。
亮音振天表,光洁凌秋霜。
一朝堕凡想,误入鹅鹜行。
敛翮独惆怅,羞闻称凤凰。
这首诗以“惜哉行”为题,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描绘一只云中鹤的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之士落入俗流的惋惜之情。
首句“惜哉云中鹤,矫矫乘风翔”,开篇即以“云中鹤”作为主角,以“矫矫”形容其姿态之优美,乘风飞翔,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亮音振天表,光洁凌秋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云中鹤的歌声响彻云霄,其羽毛如霜般洁白,形象地表现了云中鹤的高雅与纯净。
然而,好景不长,诗中转折道:“一朝堕凡想,误入鹅鹜行。”云中鹤因某种原因,失去了原有的高洁之心,误入了世俗的行列,与那些庸俗之物为伍。这一转变,使得原本高飞的云中鹤陷入了低谷,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敛翮独惆怅,羞闻称凤凰”两句,点明了云中鹤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它只能敛翅独处,内心满是哀伤,甚至不愿听到别人称它为凤凰,因为这与它曾经的高洁形象相去甚远。整首诗通过云中鹤的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之士失去本心的惋惜和对保持自我高洁品质的呼唤。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借云中鹤的形象,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高洁与世俗之间的冲突,以及在面对诱惑时如何坚守自我价值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
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
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空伤。
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
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
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