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连雨》
《舟中连雨》全文
宋 / 曹彦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客里逢连雨,龙公不贷人。

一蓬遮晦朔,万虑入悲辛。

忽忽淹吾道,堂堂送此春。

谁欤讼风伯,挥扫鉴中尘。

(0)
翻译
在旅途中连续遭遇阴雨,龙王爷似乎不肯宽恕世人。
一片蓬草般的乌云遮蔽了白天和黑夜,万般忧虑涌上心头,带来悲伤与艰辛。
时间匆匆流逝,我的道路被这连绵的雨天耽误,春天却堂而皇之地离去。
谁能像风伯那样,挥动扫帚清理镜中的尘埃,驱散我心中的阴霾呢?
注释
客里:旅途中。
逢:遇到。
连雨:连续的雨。
龙公:古人对雨神的称呼。
不贷:不肯宽恕。
晦朔:白天和黑夜。
万虑:种种忧虑。
悲辛:悲伤与艰辛。
忽忽:匆匆忙忙。
淹:耽误。
堂堂:盛大、明显的样子。
讼:诉讼,比喻清除。
风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
鉴:镜子。
尘: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舟中连雨》,描绘了旅途中连续阴雨不断,给诗人带来的困扰与内心感受。"客里逢连雨"点明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困境,"龙公不贷人"以神话中的龙王比喻风雨无情,不给人片刻喘息。"一蓬遮晦朔,万虑入悲辛"形象地写出连绵阴雨使视野受阻,诗人思绪纷飞,心情愁苦。"忽忽淹吾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堂堂送此春"则暗示春天在风雨中悄然离去,更添伤感。最后两句"谁欤讼风伯,挥扫鉴中尘",诗人将希望寄托于风伯(风神),祈求他能驱散风雨,扫去内心的烦忧,寓意着对晴朗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坚韧与期待。

作者介绍
曹彦约

曹彦约
朝代:宋   字:简甫   号:昌谷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生辰:1157~1228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你喜欢

秋夜有感

万斛秋愁强自宽,夜深风露伴孤寒。

可怜万里长空月,只得窗前一片看。

(0)

寄月湖先生兼简渭叟

山庄杖屦饱相从,每月须拚十日中。

鼎足三人同宿留,瓮头一盏奉从容。

别来不隔千山月,旧赏难乘两腋风。

更想先生新活计,烟波别业兴方浓。

(0)

夜兴

官舍浑如僧舍幽,炉香静坐兴悠悠。

一窗灯火鸣蛩夜,千里湖山落雁秋。

只恐有诗成笔下,自馀无事到心头。

何妨信手翻书卷,不限更深困即休。

(0)

游东山

草木得新露,袭人吹冷香。

泉水夜相激,衾枕自清凉。

我携谪仙人,眉目秀而长。

高怀洗尘累,抵掌论老庄。

若人不世有,此景那可忘。

终当跨皓鹤,同作云间翔。

(0)

送游教授

世事龊龊饥寒语,恩怨嘈然相尔汝。

蝇营狗苟端可怜,不见秋风黄鹄举。

君看三山夜降神,钟成人杰超不群。

堂堂劲气薄霄汉,藐视四海岂无人。

箪瓢陋巷谁知己,自足一樽钓秋水。

谁使文星射紫微,天书遂敕川龙起。

笑来南国开绛帐,议论清明森万象。

已令炉锤无顽金,九万却抟羊角上。

飘飘归兴凌秋空,莫恨丁宽易已东。

天生若人不私子,当令四海遍春风。

(0)

游仙词三十三首·其三十三

月娥树上赤花香,羽帐琼楼子夜长。

玉兔白蛙身不老,水银一臼结玄霜。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