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
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
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
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
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
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
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描绘了富春江畔桐江渡口的景象,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富春山下桐江渡”点明了地点,富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今古舟车南北路"暗示了此处交通繁忙,连接着古今,象征着世事变迁。
诗人以“敢将一片利名心”自嘲,表达了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选择在高人曾经垂钓游憩的地方停留,寻求心灵的宁静。“客星去后无人住”暗指高人的离去,使得此地显得更加清寂,只有山水依旧,日出日落。“苍山白水还朝暮”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
最后两句“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以沙鸥自比,表达诗人希望能像沙鸥那样远离尘世纷扰,归隐到如画的江边,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剩。
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同行皆好宾,乐此境物胜。
古寺临清潭,鸣泉落危磴。
孤亭上云雨,木末渺难认。
林深行渐迷,谷虚语相应。
阴壑号悲风,悬萝碍飞镫。
扫花坐寒石,意与幽事称。
崖巅记曾游,藓湿墨痕凝。
登高浩怀古,岁月如堕甑。
百年几朝昏,今昔一长凭。
道人苦将迎,颇亦厌车乘。
他时营菟裘,隙地傥可赠。
举杯酌山灵,兹语为我證。
皎皎冰雪姿,黯然宜水墨。
却恐施丹素,翻令涴颜色。
孤山水云深,庾岭林月黑。
晴窗一挥染,想像意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