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飞梦渺无涯,小洞朱明自有家。
仙种固应呼凤子,香魂只合伴梅花。
别来风雨迷烟嶂,扑向樊笼泣露华。
回首此身空羽化,满身狼藉葛洪砂。
海南飞梦渺无涯,小洞朱明自有家。
仙种固应呼凤子,香魂只合伴梅花。
别来风雨迷烟嶂,扑向樊笼泣露华。
回首此身空羽化,满身狼藉葛洪砂。
这首《罗浮蝶》由清代诗人杜诏所作,描绘了一幅梦境与现实交织、仙界与人间相融的画面。
首句“海南飞梦渺无涯”,以海南为背景,展开了一场虚幻而遥远的梦境之旅,暗示了梦境的广阔与深邃,引人遐想。接着,“小洞朱明自有家”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隐秘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小洞,这里象征着内心的避风港或精神的归宿,朱明二字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以温暖和希望。
“仙种固应呼凤子,香魂只合伴梅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梦境中的角色与自然界的美好元素联系起来,凤子与梅花分别代表了高贵与纯洁,暗示了梦境中人物的超凡脱俗和内心的高洁。
“别来风雨迷烟嶂,扑向樊笼泣露华”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交融,风雨迷蒙的景象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挑战,而“樊笼”则比喻了束缚与限制,露华的哭泣则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回首此身空羽化,满身狼藉葛洪砂”两句,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总结了整个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羽化的意象象征着灵魂的升华与解脱,而“葛洪砂”则是对炼丹术士葛洪的暗喻,暗示了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解脱的过程。整首诗在梦幻与现实、超脱与束缚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
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
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
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