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复捣衣,空闺月冷风凄凄。
风前高下声零乱,客中听得偏肠断。
断肠应折大刀头,破镜上天过一秋。
更深力尽闻私语,夫戌边城几寒暑。
新衣岁岁寄征人,寄到边城衣不新。
客行虽远有归日,久戌何时见家室。
愿令今古无别离,夫耕妇织常相随。
捣衣复捣衣,空闺月冷风凄凄。
风前高下声零乱,客中听得偏肠断。
断肠应折大刀头,破镜上天过一秋。
更深力尽闻私语,夫戌边城几寒暑。
新衣岁岁寄征人,寄到边城衣不新。
客行虽远有归日,久戌何时见家室。
愿令今古无别离,夫耕妇织常相随。
这首《捣衣曲》描绘了古代女子在月夜捣衣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捣衣”是古代妇女为远行或戍边的丈夫准备衣物时的一种习俗,通过捣衣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首句“捣衣复捣衣,空闺月冷风凄凄”,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月光如水,风声凄厉,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着,“风前高下声零乱,客中听得偏肠断”,进一步渲染了捣衣声在风中的飘忽不定,仿佛是远方丈夫的呼唤,让女子心绪难平,情感激荡。
“断肠应折大刀头,破镜上天过一秋”,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对丈夫的思念比作折断的大刀头和破碎的镜子,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深和痛苦之重。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一年又一年,丈夫依旧未能归来。
“更深力尽闻私语,夫戌边城几寒暑”,深夜时分,女子仍在劳作,她听到的不仅仅是捣衣声,还有内心深处对丈夫的私语,以及对边城岁月的感慨。这句诗体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战争与分离的无奈与哀叹。
“新衣岁岁寄征人,寄到边城衣不新”,每年都会为丈夫缝制新衣,但这些衣物送到边城时,往往已经不再崭新,这既是对丈夫生活条件艰苦的担忧,也是对无法与丈夫团聚的无奈。
最后,“客行虽远有归日,久戌何时见家室”,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长久分离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愿令今古无别离,夫耕妇织常相随”,则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希望夫妻能够永远相伴,共同劳作,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捣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深刻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她们面对分离与等待时的复杂心情。
滕君本臞儒,肝鬲足清气。
赋诗多秀句,往往含古意。
大誇江山美,一洗尘土翳。
平生有诗癖,得句时自憙。
尔来荒芜甚,枯涩常内愧。
锦绣忽堕前,令我喜不寐。
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
唯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
霅溪春水生,归志行可遂。
閒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
但恐君未閒,书成无由寄。
七星岩好。有玉屏遮道。醉石横空似人倒。
倩古松扶起,又花压欹斜,雾半坠、知是酒星难老。
凉风长绕树,黄叶萧骚,似有哀猿镇吟啸。
随步屧,同上崩岩,开凤嗉、弹取箕山现操。
问山鬼、理由总为谁,怀大小丁香,向人含笑。
霜降丰钟鸣,虎啸谷风生。
气类各有召,何况善所徵。
君子际昌期,冠绂趋明庭。
致勤靡夙夜,惟恭秉忠贞。
至诚会感孚,嘉祥聿来应。
众卉悴寒节,贞菊粲前楹。
同叶迸赪蕤,骈芳出紫茎。
动如比翼翔,静若连理荣。
夕下玉堂中,高贤集良朋。
玩赏验至理,讴吟播芬馨。
孰云微植兹,从知兆方兴。
谨始永弗渝,奕世垂休声。